ISSN | 期刊名称 | 主办单位 | 影响因子 | 年发文量 | 总被引频次 | 基金论文量 | 学科 | 地方目录 | |
1674-3849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 | 1.17 | 4318 | 26723 | 3317 | 中国医学 | ||
1005-9903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 | 1.62 | 13836 | 62011 | 9053 | 中国医学 | ||
1001-5302 | 中国中药杂志 | 中国药学会 | 1.71 | 13623 | 161298 | 8850 | 中国医学 | ||
2095-6681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0.00 | 21616 | 24061 | 539 | 内科学 | ||
1674-0440 |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 0.80 | 2829 | 12437 | 939 | 药学 | ||
1006-902X |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 0.58 | 2765 | 7521 | 245 | 药学 | ||
1007-9718 |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 北京大学,中国毒理学会 | 0.62 | 2838 | 11224 | 742 | 药学 | ||
0253-2670 | 中草药杂志 |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1.63 | 12837 | 163048 | 7779 | 中国医学 | ||
1006-2858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 沈阳药科大学 | 0.60 | 3447 | 20846 | 1012 | 药学 | ||
1001-1528 | 中成药杂志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 1.21 | 12024 | 91935 | 5951 | 中国医学 | ||
2095-4964 | 结合医学学报杂志(英文版)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长海医院 | 0.71 | 2427 | 22268 | 1164 | 中国医学 | ||
1672-0482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1.65 | 3684 | 26807 | 2022 | 大学学报 | ||
1007-7693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 中国药学会 | 0.87 | 9066 | 19591 | 2138 | 药学 | ||
1673-6427 |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杂志 |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0.40 | 3073 | 11009 | 1157 | 中国医学 | ||
1008-0805 |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 | 0.88 | 27862 | 127873 | 12661 | 中国医学 | ||
1672-2981 | 中南药学杂志 | 湖南省药学会 | 0.73 | 4396 | 13897 | 1422 | 药学 | ||
1006-446X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杂志 |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广州地区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会 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 | 0.35 | 3497 | 20209 | 717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
1001-4454 | 中药材杂志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0.91 | 10786 | 87720 | 5711 | 中国医学 | ||
1672-3015 |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 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 0.59 | 4546 | 8273 | 68 | 内科学 | ||
1003-9783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0.90 | 3361 | 29864 | 1895 | 中国医学 | ||
1006-8783 |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 广东药科大学 | 0.69 | 3983 | 17626 | 1565 | 药学 | ||
1006-0103 | 华西药学杂志 | 四川大学,四川省药学会 | 0.62 | 5231 | 26746 | 1652 | 药学 | ||
2095-6568 |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 中华医学会 | 0.00 | 455 | 371 | 49 | 内科学 | ||
1004-5058 | 东方养生杂志 | 海南省高级体校 | 0.00 | 2214 | 1 | 0 | 医疗保健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是在科技部社会发展司、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指导下创办的,集战略性、政策性、指导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先导性科技期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目前国内中医药界最活跃、影响最大、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期刊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面向全国中医药管理、科研、生产、流通、教学、临床、 出口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其宗旨是弘扬中医药,宣传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使中药产业成为21世纪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进而造福全人类。主要刊登内容:国家有关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进展及 相关政策:从药材种子选育、栽培、饮片炮制直至中药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方法、标准等:从药材直至成药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实践;中药系列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与实践;中医药国际市场需求、前景,国际化的战略、政策、措施及范例,中药进入各国的途径、申报程序等;国内外有关部门中药、植物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现状、措施及典型实例;利用信息技术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其它有关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主要栏目:中药现代化专论、战略决策与法规、思路与方法、高技术应用、药学前言、中药资源保护、药品分析与鉴定、基础研究 与临床应用、市场评述与展望、知识产权保护、中药材生产与基地建设、产业经济研究等。本刊作为唯一一本国家级中医药现代化杂志,为科研、教学部门 等医疗单位和产业部门介绍最新成果、促进中医药成果转化、宣传临床经验、展示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中药规范化、规模化。本刊现己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药学文摘》、《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列为收录源期刊。本杂志为双月刊,全年6期。
查看详情本刊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是以报道、介绍中医药实验方剂研究为主旨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5年10月。本刊办刊方针以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设置栏目有中医临床、药理、毒理、药物代谢、药剂与炮制、化学与分析、资源与鉴定、综述、专论、数据挖掘、中医传承、标准与规范等,交流方剂及其主要组成药物的研究成果与最新进展。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科研、医疗、教学、生产的高、中级工作者,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本刊曾多次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奖”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目前入选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CSCD来源期刊”、”RCCSE权威学术期刊(A+)”、美国《化学文摘》等数据库。现任主编为吴以岭院士,顾问为陈凯先院士、王永炎院士、李连达院士、张伯礼院士、姜廷良首席研究员,编委会由190位中医药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专家库阵容强大。本刊是中医药最高科研学术水平的交流平台之一。
查看详情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查看详情《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医学期刊。由北京银鼎盛世国际医学研究院负责全国宣传运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超星域出版平台、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杂志主要栏目设置有:综述、专论、经验交流、病例分析、学术论坛、中医学术沙龙、西医学术沙龙、中西医结合学术沙龙、心血管病学术沙龙等。
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查看详情本杂志是我国第一本报道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研究方面的学术性刊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承办。本刊适用于临床医生;医药科技人员、教学人员、学生;医政药政管理人员、药检人员;以及公安、海关等部门的有关人员;戒毒机构的医务工作者和管理人员。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查看详情 《中西医结合学报》于2003年5月创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上海市科协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期刊,本刊是开放获取期刊,已被列入《开放获取期刊指南》(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所有被录用的稿件均经过同行评议,同时在纸质印刷版和网络电子版(http://www.jcimjournal.com)发表。
《中西医结合学报》为月刊,设有院士笔谈、专论、述评、学术探讨、系统评价、临床论著、实验论著、经验交流、医案医话、文献研究、文献综述、学术讲座、医学统计学、中医英译、结合医学概览、医学论文写作、国际动态、会议消息、书评、招聘启事、读者来信等栏目。纸质印刷版于每月15日出版,全球发行;网络电子版与纸质印刷版同步出版。网络电子版具有完善的检索和参考文献链接功能。全球用户可在本刊中英文双语网站无任何限制地检索、阅读和下载全部论文。
《中西医结合学报》在国际最权威的医学文献电子数据库PubMed建有免费全文链接。全球用户可在PubMed免费检索任何一篇论文的摘要和题录,并且可以在PubMed即时链接本刊网站,免费阅读所检索的论文全文。中西医结合学报杂志社(JCIM Press)是出版者国际链接联合会(Publisher International Linking Association, PILA)和CrossRef的机构会员,与CrossRef成员期刊实现了跨平台链接。《中西医结合学报》的每一篇论文都注册了DOI号,并建有参考文献链接和被引链接。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查看详情本刊是一份以普及为主,提高为辅的中药学术期刊。由安徽省中医管理局主管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皖南职业学院主办。本刊专门刊登用于指导基层中药工作的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具有新颖、实用、通俗的特点。可供各级医院药剂科、中药房、药材公司、医药院校、药检所以及中医药科研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
查看详情本刊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中医药事业为特色,以探讨研究中医药传统学术及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为重点,坚持“二为”方向、理论与实践并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讲求科学性与实用性。是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和中医药生产专业人员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的园地,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查看详情本刊内容涵盖药剂、药理、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生化药物、中药与天然药物、新药之窗、药物与临床、临床药学、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用药问题解答、学术争鸣等20余个栏目。办刊的特点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面向全国医药工作者。
查看详情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广东省科技情报系统所和广州地区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专业技术刊物。主要报道微量元素科学新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为微量元素科学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查看详情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查看详情《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双月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介入心脏学会、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学术刊物。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本刊以广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最新专业领域资讯及临床领先的科研成果和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查看详情1990年6月,经卫生部批准,在卫生部药政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出版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4月,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广东省科委批准,本刊从1999年改为双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国家机构的调整,转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是国内唯一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临床药理为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可供药厂、医药院校、医药研究单位、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查看详情本刊是广东药学院学报主办的自然科学期刊,主要反映本院及附属药厂、附属医院、教学单位、校友的科研成果,以及国内外最新医药科技信息。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来源期刊。
查看详情本刊涉及内容有: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药剂学和生物药剂学、药理与毒理、药物分析、生化药物及部分边缘学科。同时,报道国内外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动向及信息。本刊包括了药学领域的科研、生产和临床等方面的内容,适应范围广、内容丰富。有利于医药学工作者的知识更新与业务水平提高。
查看详情《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创刊于2013年11月,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期刊,现为季刊。刊号:ISSN 2095-6568,CN 11-9347/R。
常设栏目:论著,综述,病例报告,心血管急诊,心血管药物,心血管影像与临床,心血管、新概念,冠脉与心电,全身疾病与心脏,心血管失误病例,一期一图,临床诊断,摘译,护理,指南共识,专家讲座,视频等。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临床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东方养生》内容分为“活、色、生、香”四大板块,海涵数码、房产、汽车等资讯类内容;美容、服饰、珠宝等时尚类内容;营养、保健、户外等健康类内容;影视、书籍、演出等文化类内容。
《东方养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