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对2010、2011年某高校在职教工健康体检时空腹血糖结果的分析,了解该校教工的空腹血糖水平状况,为糖尿病(DM)的社区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年某高校参加健康体检的全体在职教工共2732名;2011年某高校参加健康体检的全体在职教工共2907名.从2010年始通过各种渠道进行DM的健康教育,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浆葡萄糖.结果 2010年全体在职教工空腹血糖异常294例,占总人数的10.76%;2011年全体在职教工空腹血糖异常268例,占总人数的9.22%;随着年龄增长,异常人数比例明显有增长趋势.2011年在职教工空腹血糖异常例数较2010年有所减少.结论 该校55岁以上的教工空腹血糖异常比例仍较高,应及早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延缓DM的发生、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目的 了解高校教工健康状况,开展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方法 对某高校2011年在职教工进行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液生化、癌胚抗原、B超、心电图、胸透、妇科检查、尿液检查等.结果 参加体检的2907人中检出结果异常的前四位分别是BMI超重25.01%、脂肪肝24.16%、高甘油三脂血症23.19%、高血压16.31%.结论 高校知识分子因为静坐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压力大等原因,已经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应该积极的开展健康教育,做好相关的预防保健工作,保障广大教职工的身体健康.
为了解我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校医院于2001年6~7月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发现中年知识分子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为了关心教工的身体健康,学校于2001年组织全体在职教工进行全面健康体检,并对已婚女教工做了妇科普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根据现代医学对健康的定义,不仅包括人体的生理指标正常,还要有心理的健康准则,为全面评价高校在职教工健康状况、了解其各年龄阶段心理健康特征,我们于2000年5月在为高师教工查体之际,首先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了心理卫生调查,以期发现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原因,为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现将测试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了解本校在职教工生理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及常见疾病谱和演变特点.方法动态观察三年时间,采用定期健康检查及随访等方法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总患病率增加15.75%,两性患病率差距加大,均呈显著性差异(P<0.01),单病种显示高脂血症增长1523%高居榜首,高血压、糖尿病临床指标控制率低.结论我校在职教工生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男性患病率、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糖尿病临床指标控制应受到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