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生活事件生活事件可致人心理痛苦,有损健康(包括心理的和躯体的).所遇之生活事件越严重,对健康的影响也就越大.为了能够客观地评价这种影响,临床心理学家将人们日常中经常遇到的43项生活事件进行了量化,以生活变化单位(LCU)为指标加以评分,编制成生活事件量表.在各项生活事件中,以配偶亡故最为严重,将其LCU强度定为100,其他各项生活事件依据受试者的自身感受和对个体影响的大小,分别予以不同的分值.
目的探讨中学生日常烦恼因子与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内在联系.方法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与中学生烦恼问卷对657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在校园、学业、教师、家庭和自尊5个烦恼因子上,年级差异有显著性(F=2.295~2.944,均P<0.05),对初三年级的困扰高于其他年级.重点中学学生比普通中学学生更多采用问题解决应对[(2.49±0.88)分,(2.39±0.82)分];女生比男生更多使用求助和发泄应对[(2.00±0.91)分,(1.82±0.85)分;(2.18±0.92)分,(1.87±1.00)分].问题解决应对与学业、家庭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117、-0.149,P分别<0.05及<0.01).发泄、幻想应对与学业、教师、家庭、异性和自尊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125~0.250,P<0.01),忍耐与学业和教师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105、0.136,P分别<0.05及<0.01)、幻想与校园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133,P<0.01).结论日常烦恼与应对方式相关.应从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等多层面入手对消极的应对方式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