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地渗透和应用于医学各个领域,仿真内窥镜就是其中之一.仿真内窥镜(Virtual Endoscopy,VE)[1]应用于医学影像学是利用了特殊计算机后处理软件对人体内空腔脏器表面具有相同像素的部分进行三维表面再现(Surface Rendering)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重建出管道器官的内表面三维立体图像,再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导航技术进行管腔内透视,结合实时回放,模拟光学纤维镜的效果并附加伪彩着色,以获取人体管腔器官的腔道内三维或三维动态的解剖图像.因其类似纤维内镜(Fiberoptic Endoscopy,FE)所见,故名"仿真内窥镜".目前,VE已应用于临床上肺内支气管和消化道的管腔内病变检查[2,3],由于VE检查时间短、无痛苦且无创,容易被患者接受.同时,每次检查所获得的数据可重复使用,并且方法用多种可以进行影像的重建,如多轴位的观察等等.此外,对FE在检查中难以到达的管腔内部分进行观察也是VE的特点之一.目前VE技术已日渐普及,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