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2例局部封闭治疗出现并发症的反面教训,总结局部封闭治疗易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治疗2例局部封闭出现局部感染的临床实例,结合本人十余年来局部封闭的体会,探讨局部封闭应注意事项.结论:局部封闭治疗看似简单,如果不注意掌握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不注意无菌操作,极易带来不良后果.但应用得当,确能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降低医疗费用.
笔者于2012年收治2例局部封闭醋酸强的松龙合利多卡因出现并发症的完整资料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两种小针刀配合中药熏洗和局部封闭治疗跟痛症的治疗方式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将100例跟病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小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用局部封闭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综合疗效.结果:两组综合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目的:应用针灸治疗配合局部封闭治疗网球肘,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市龙湾区海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网球肘患者,分成联合组(局部封闭联合针灸治疗)、封闭组(单纯应用局部封闭治疗)、针灸组(单纯应用针灸治疗),每组各20例.统计3组治疗前后Verhaar网球肘疗效评价、视觉模拟评估法(VAS)评分.结果:联合组、封闭组、针灸组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95%,70%和60%,联合组与封闭组和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闭组与针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联合组与封闭组和针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封闭组与针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配合封闭治疗网球肘与单纯应用两者比较,联合应用近期疗效更加显著,患者满意度更高.
目的:探讨小针刀结合局部封闭对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跟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0例跟痛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30例患者采用小针刀结合局部封闭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跟痛症患者的治疗后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跟病症患者的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及症状缓解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针刀结合局部封闭治疗跟痛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目的:探讨局部封闭配合推拿手法与单纯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局部封闭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局部封闭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0%(P<0.05)。结论:局部封闭配合推拿手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局部封闭治疗。
近年来,我院应用局部封闭治疗腱鞘囊肿22例,效果满意,此法简便实用,现报告如下.
目的通过对218例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分析,为采用更快更有效和痛苦最少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1998年以来分别采用局部外涂扶他林乳胶剂、局部封闭及局部封闭辅以理疗三种方法治疗狭窄性腱鞘炎218例,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狭窄性腱鞘类采用局部外涂治疗有效率48.48%,采用局部封闭治疗有效率93.88%,采用封闭加理疗,有效率达95%.结论采用局部封闭治疗的同时辅以理疗,使药物吸收更快更好,更有利于局部水肿消退,治愈率更高.
目的:探讨腱鞘炎局部封闭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腱鞘炎的患者分成A、B两组,A组进行腱鞘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封闭治疗)辅以中医神灯理疗.B组给以口服戴芬、独一味胶囊辅以中医神灯理疗.结果:A组治愈率90%,B组治愈率5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局部封闭加中医神灯理疗治疗腱鞘炎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为社区治疗腱鞘炎的首选方法.
目的:探讨肱骨外上髁炎的简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用消毒后的小针刀,将肘关节屈曲90°,平放治疗台上,铺消毒无菌单,与伸腕肌走向平行刺入肱骨外上髁皮下,进针刀点以压痛最敏感处为标记,先做纵行疏通剥离2~3下,再做皮下切除剥离2下,然后调整针身与桌面成45°角.采用横行铲除剥法3~4下,沿骨面剥开周围软组织粘连,松解肌腱.出针后再用装有确炎舒松-A 1ml,2%利多卡因1ml,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 20.5mg的一次性注射器局部封闭.结果:经1疗程后复诊,痊愈84例(84%),显效16例(16%),无效0例.其中16例显效病例,再经2次治疗后痊愈.随访1年,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4%.结论:针刀疗法配合局部封闭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简捷有效的方法.
目的:比较针刀配合局封与单纯局封治疗足跟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足跟痛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为针刀配合局封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局部封闭治疗,封闭治疗所用药物均为确炎舒松-A 1ml,2%利多卡因1ml,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2 0.5mg.结果:两组比较结果差异呈显著性,观察组明确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配合局封治疗足跟痛具有方法简便、疗程短、疗效优良等优点.
目的 探讨局部封闭配合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理.方法 将我院门诊收治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局部封闭加小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局部封闭治疗,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周后观察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并随访1年观察患者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为85%,远期疗效治疗组为75%,对照组为45%,两组近、远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局部封闭配合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症疗效确切,近、远期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为了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瘙痒的疗效,随机将297例肛门瘙痒症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洗浴联合兰布液局部封闭,对照组采取复合维生素B局部封闭,观察显示治疗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中药洗浴联合兰布液封闭治疗肛门瘙痒症疗效确切.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对58例患者运用内服中药药酒配合局部封闭及小针刀疗法.结果:治愈31例,显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5%.结论:运用内服中药药酒配合局部封闭及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疗效.
目的 探讨捏骨手法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50例网球肘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捍骨手法,对照组50例采用局部封闭,观察其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54%.两组的疗效有明显性差异(P<0.01).结论 捏骨手法治疗网球肘较局部封闭痊愈效率更高.
目的:通过观察针刀治疗肩周炎与局部封闭治疗方法相对比,观察针刀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就诊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分为针刀治疗方法和局部封闭治疗方法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将针刀治疗组与局部封闭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统计疗效,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近期疗效统计发现,针刀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6.5%,有效率为89.3%;局部封闭对照组的治愈率为18.6%,有效率为70.4%,两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远期疗效比较结果为,针刀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3.6%,有效率为89.3%,封闭对照组的治愈率为11.2%,有效率为70.4%,两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刀组治疗肩周炎与局部封闭对照组相比,其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针刀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远远好于封闭对照组.
咳嗽是机体的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可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虽然咳嗽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顽固性咳嗽可以影响到人的睡眠、生活及工作.顽固性咳嗽好发于冬春季节,也可见于夏秋季,多由外感寒邪所致,目前对于顽固性咳嗽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中医辨证论治、西药对症处理、针灸及推拿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而崔公让教授在临床运用局部封闭方法治疗顽固性咳嗽取得了显著疗效,并且局部封闭治疗方法简单、费用低廉,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现将崔教授治疗顽固性咳嗽的资料整理如下.
目的 探索局部封闭加推拿按摩治疗慢性训练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用2%利多卡因2m1加醋酸泼尼松注射液12.5mg.维生素B1 100mg进行痛点封闭,一般每周封闭1次,3次为1个疗程.另外配合推拿按摩,用指或掌在疼痛部位前后、上下、左右推拿和按摩.具体方法根据损伤部位有松肩法,松肘法、松膝法等.结果 此法治疗慢性训练伤有效率达96%,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 本法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操作方便,不需要其他辅助疗法等优点.适合部队及地方基层卫生单位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小针刀和局部封闭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给予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针刀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1.67%和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38.33%和71.67%的比例,2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局部封闭治疗相比,小针刀治疗具有更为确切的效果,且其损伤小,费用也低,是一种方便、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式.
目的:观察高频电刀点状电凝联合亚甲蓝局部封闭治疗重度肛门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高频电刀点状电凝联合亚甲蓝局部封闭治疗,对照组采用肛周皮下神经末梢离断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6%,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高频电刀点状电凝联合亚甲蓝局部封闭治疗重度肛门湿疹的方式,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针刀与局部封闭法对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疼痛介质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于2014年2月-2017年4月在医院骨伤科接受治疗的76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41例患者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的35例患者采用局部封闭治疗,在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介质血清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①在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的IL-6(41.27±5.38)pg/ml和TNF-α(13.52±1.64)pg/m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IL-6(56.07±6.79)pg/ml、TNF-α(19.84±1.57)pg/ml(P均<0.05);②观察组患者的5-HT(0.29±0.01)μmol/L、PGE2(13.26±1.17)μg/L表达水平也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HT(0.52±0.05)μmol/L、PGE2(25.04±1.83)μg/L水平(P均<0.05).结论:肩周炎患者采用针刀治疗比局部封闭治疗更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介质和炎性因子水平,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并对减少机体应激反应有积极的影响.
目的:观察足跟垫联合局部封闭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足跟垫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足跟垫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的V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的87.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结论:足跟垫联合局部封闭治疗跟痛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疼痛的改善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观察雪莲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骨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门诊140例骨科疾病封闭治疗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总有效率98.56%,痊愈率82.1%.结论:雪莲注射液是封闭治疗骨科疾病疼痛的有效药物.
目的 观察局部封闭配合手法治疗网球肘的疗效.方法 56例网球肘患者经局部封闭配合手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51例,占91.1%;好转4例,占7.1%;无效1例,占1.8%;总有效率为98.2%.结论 局部封闭配合手法治疗网球肘安全方便、疗效显著.
目的:对比研究2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行小针刀+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组28例行局部封闭+星状神经节阻滞+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疼痛评分较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功能评分较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封闭、星状神经节阻滞与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术联合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小针刀治疗.
2000年1月-2004年5月,我科用脉络宁注射液静滴联合曲安奈德、维生素B1、维生素B12、利多卡因混合液于皮下疼痛处局部封闭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67例,疗效显著,并设对照组66例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e,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为探讨治疗CA复发的新途径,我们对CA患者在用二氧化碳(CO2)激光除疣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干扰素等6种药物局部注射,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肩袖损伤多因急性或慢性牵拉、挤压、扭转、磨损等发生局部创伤,由于炎性刺激使邻近的滑囊、韧带等组织受累,从而引发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2005年以来,我们采用手法联合局部封闭治疗肩袖损伤11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110例中,男68例,女42例;年龄26~70岁,平均46岁.均有不同程度肩部损伤史.临床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有时向三角肌止点处放散,常伴有肩关节外展、上举乏力.
蜂蜇伤是野外作业中常见的急症,山区多见.蜂蜇伤后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症状,中毒程度与机体接收毒液量、个体差异及蜇伤部位等有关.临床上轻者表现为局部红肿、瘙痒和疼痛,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2001年7月-2011年7月,我们采用糜蛋白酶局部封闭为主综合治疗蜂蜇伤76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毒蛇咬伤在热带地区发生率较高.由于毒蛇的毒液成分复杂,被其咬伤后往往病情危急,发展快速,如处置不及时,可导致多个脏器功能衰竭,临床治疗相当棘手,因此,如何在早期给予有效救治,阻止毒素大量吸收尤为重要.2002年7月-2012年7月,我们早期应用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局部封闭,口服季德胜蛇药片,以及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等方法,综合救治毒蛇咬伤5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