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繁殖】相关文献(5)
  • 2-(4-苯氧基苯基)乳酸乙酯对仔鼠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职业与健康》 CA 2013年10期

    目的 了解2-(4-苯氧基苯基)乳酸乙酯染毒对仔鼠的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 两代繁殖试验大鼠混饲法染毒,剂量为雌性大鼠0、19.80、80.56、339.49 mg/(kg·d),雄性大鼠0、18.41、73.74、306.61mg/(kg·d),仔鼠断乳后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 2-(4-苯氧基苯基)乳酸乙酯各组间的避暗试验、穿梭箱试验、转棒试验、自主活动试验、洞板试验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该实验的染毒时间和染毒剂量范围条件下,2-(4-苯氧基苯基)乳酸乙酯对大鼠子代神经行为功能无明显影响.

    2-(4-苯氧基苯基)乳酸乙酯 两代繁殖 神经行为 大鼠
  • ES-生物烯丙菊酯原药大鼠的两代繁殖毒性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1年1期

    采用经口灌胃法对ES-生物烯丙菊酯原药进行大鼠两代繁殖试验.设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组,各组染毒剂量分别为0、8、25、70 mg/(kg·d),观察亲代及子代大鼠的行为表现,并计算交配成功率、受孕率、活产率、出生存活率、哺育成活率等繁殖指数.ES-生物烯丙菊酯原药试验期间,亲代、子代雌性大鼠妊娠后至染毒结束时出现抽搐、震颤、流涎等中毒症状,并有死亡发生,死亡率为2%.染毒第8周,亲代高剂量组雄性大鼠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大鼠红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一代高剂量组雄性大鼠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一代高剂量组哺乳期第4天仔鼠窝重及第14天仔鼠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亲代、子代大鼠的交配成功率、受孕率、活产率、出生存活率、哺育成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高剂量组70 mg/(kg·d)未观察到ES-生物烯丙菊酯原药对雌、雄性大鼠繁殖机能的毒性作用.

    ES-生物烯丙菊酯原药 两代繁殖 毒性
  • 2-(4-苯氧基苯基)乳酸乙酯染毒与子鼠学习记忆的关系研究

    《浙江预防医学》 CSTPCD 2013年4期

    目的 了解2-(4-苯氧基苯基)乳酸乙酯染毒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两代繁殖试验大鼠,混饲法染毒,染毒浓度雌性大鼠为0、19.80、80.56和339.49 mg/kg,雄性大鼠为0、18.41、73.74和306.61 mg/kg,子鼠断乳后进行学习记忆功能测试.结果 在避暗实验中,F1代子鼠各剂量组比较,错误次数(1.5、0.5、1.0、2.5)和潜伏期(42.5、48.5、26.5、26.0 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2代子鼠各剂量组比较,错误次数(1.5、1.0、1.0、0.5)和潜伏期(13.0、13.5、45.0、20.0 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梭箱实验中,F1代子鼠各组比较,电击次数(8.0、7.0、6.0、7.0)、主动逃避时间(3.0、3.0、4.0、3.5 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电击时间(15.0、11.0、9.0、13.0 s)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尚不能认为各组电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2代子鼠各组比较,电击次数(9.0、8.0、8.0、8.0)、电击时间(19.0、18.0、14.0、15.0 s)、主动逃避时间(2.0、2.0、2.0、2.0 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实验的染毒时间和染毒剂量范围条件下,2-(4-苯氧基苯基)乳酸乙酯对大鼠子代幼鼠学习记忆功能无明显影响.

    2-(4-苯氧基苯基)乳酸乙酯 两代繁殖 学习和记忆 大鼠
  • 虫螨腈原药对SD大鼠两代繁殖毒性研究

    《中国职业医学》 北大核心 CSTPCD CA 2014年4期

    目的 通过两代繁殖毒性试验获得虫螨腈原药对SD大鼠亲代生殖与子代早期发育影响的资料,评价虫螨腈原药的繁殖毒性.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0只,雌雄各半.采用饲喂法进行亲代和子一代染毒,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组雌性大鼠虫螨腈原药染毒剂量分别为0.00、2.50、9.80和44.10 mg/(kg·d),雄性大鼠染毒剂量分别为0.00、0.55、2.25和9.05 mg/(kg·d),连续给药56 d后,按1∶1比例同笼交配.亲代和子一代雌性大鼠在交配、妊娠和授乳期均连续给药.观察亲代和子代大鼠的毒性表现,对生殖器官进行病理检查,计算繁殖指数和脏器系数.结果 亲代低、中和高剂量组大鼠在染毒期间体质量在各时间点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亲代高剂量组仔鼠哺乳成活率低于对照组(96.7%vs 100.0%,P<0.05).子一代大鼠在染毒结束时,雌性和雄性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均低于同代、同性别对照组[(283.1±25.4)vs(296.7±23.4)g,(569.0±38.4)vs(601.8±43.8)g,P<0.05].断乳时,子一代雌性、雄性高剂量组仔鼠的身长和尾长均低于同代、同性别对照组[雌性:(9.4±0.8)vs(10.0±0.7) cm,(7.8±0.8)vs(8.0±0.5)cm;雄性:(9.4±1.0)vs(10.1±0.7)cm,(7.7±1.0)vs(8.0±0.5) cm;P<0.05],子二代雌性、雄性高剂量组仔鼠的体质量、身长和尾长均低于同代、同性别对照组[雌性:(57.0±7.7)vs(60.0±6.5)g,(10.2±0.6)vs(10.7±0.8) cm,(6.5±0.7) vs (6.8±0.7)cm;雄性:(57.9±8.3)vs(62.6±7.6)g,(10.7±0.7) vs(11.0±0.7) cm,(6.5±0.7)vs(6.8±0.8) cm;P<0.05].亲代高剂量组雄性大鼠脑脏器系数和睾丸脏器系数均高于对照组[(0.398±0.036)%vs(0.379±0.028)%,(0.727±0.065)%vs(0.674±0.058)%,P<0.05,P<0.01].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虫螨腈原药对SD大鼠有繁殖毒性;两代繁殖毒性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为雌性9.80mg/(kg·d),雄性2.25 mg/(kg·d).

    虫螨腈 繁殖试验 两代繁殖 繁殖指数 毒性
  • 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对SD大鼠的生殖毒性研究

    《中国职业医学》 北大核心 CSTPCD CA 2008年3期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生物有机硅化合物--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的生殖毒性,预测人类接触或使用时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两代繁殖毒性实验,240只健康无特定病原体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雌雄各30只,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掺入饲料中以0、1.28、5.09 和20.37 mg·kg-1·d-1的剂量喂食大鼠.实验过程中观察动物的一般反应,亲代动物体重及子代动物的体重、身长、尾长、窝重,大鼠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取生殖器官计算脏体比,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计算繁殖指数.结果 5.09 和20.37 mg·kg-1·d-1剂量组出现仔鼠哺育成活率下降,出生时体重减轻,身长、尾长减少.1.28 mg·kg-1·d-1剂量组大鼠未观察到有明显生殖毒性反应.结论 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在一定剂量下对SD大鼠有生殖毒性作用,其最大无作用剂量在雌性大鼠为1.46 mg·kg-1·d-1、雄性大鼠为1.55 mg·kg-1·d-1.

    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 生物有机硅化合物 两代繁殖 生殖毒性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