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春天的脚步已逐步迈进。但是,中国茶产业在大的发展环境下,还依然在茶产业复兴之路上踱步前行。此时,有一些茶企或茶商认为振兴无望,从而撤出茶叶市场或改行;也有一些茶企或茶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综观眼前的局面,笔者从今年茶产业的整体发展以及相关部门提供的茶产业数据来看,认为不管茶叶市场有何变化,中国的茶叶市场不会衰败到底,而且还会有上升趋势。毕竟,喝茶是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对茶的消费由此不会中断,很多有远见的茶企和茶商应该看到这一点。所以,他们在坚守着。
近日,2013年第五届中国北方茶业交易博览会暨紫砂艺术节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贵州省凤冈、石阡两县茶商再次抱团闯“泉城”,与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家知名茶企以及众多茶商、爱茶人士共襄盛会.本次展会凤冈茶企阵容强大,展区亮点频闪,内容精彩纷呈.活动期间,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农经站站长王永新,凤冈县委副书记、县长廖其刚,县委副书记蔡珑宾,县委常委、副县长卢森亲自上阵当起了“茶小二”,着力推介凤冈锌硒茶,成为展会上一大亮点.继2012年首次参展后,凤冈锌硒茶再次火了“泉城”!刷新了黔茶入鲁开疆扩土的新篇章.
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偶有一日,神农误食有毒草药,遍寻解药,当取茶叶煮水饮用时,百毒尽去,故此后人采摘茶叶煮水饮用,以解百毒.朋友王胖子,安徽人,据说,他家中世代为茶商,到他已是第十一代,主要经营的茶叶品种有: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岳西翠兰,祁门红茶,安溪乌龙茶等等.
2007年10月25日傍晚,《人人健康》杂志社的茶室中茶香飘渺、笑语不断,一场主题为"茶商说茶"的小型沙龙正在进行,参与者中有茶城老板、茶叶经销商还有茶厂技师和茶道表演者,虽然职业不同,却都与"茶"息息相关.大家在这场借助"茶缘"举办的小型沙龙中边品茶边把自己对茶和茶文化的感悟见解拿出来共同分享.
在香港走进一家茶楼,如果没有特意要求,端上来的必定是普洱茶;市场上,一块存放了20年的普洱茶饼可卖到20万元;时隔几十年,云南茶商赶着驮运野生普洱茶的99匹马,重走茶马古道,引来众多关注……普洱茶何以如此火爆?它有何魅力大行于市?
年近七十的郑朝贵,是雅安市雨城区原合江供销社的一名退休干部.自2009年开始,他主动发动和带领当地村民奋战三年,修通了张山村通往大山外的一条水泥路,实现了祖祖辈辈几代人的夙愿.张山村的地理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种植茶叶,但因为交通不便,没人建厂,茶商也不来收茶.
据说,北方人原是不懂得喝茉莉花茶的.唐朝初期,北京有个年轻的茶商叫陈古秋,他在冲泡茶时首次加进了芳香馥郁的茉莉花,使原来苦涩的茶水,一下子变得甘醇美妙起来,茶室中终年都飘荡着令人舒爽的茉莉花的香味.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茉莉花茶从北京传至北方各地,人们普遍地开始购饮花茶,陈古秋也一举成为了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