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是棕榈科热带常绿乔木槟榔的种子,原产自南洋群岛,大约在1500多年前传入我国,在岭南一些省份,如台湾、福建、海南、广东、云南以及湖南等地很受欢迎,但很多北方人从来就没见过槟榔.其实作为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之一,槟榔的作用不仅限于调节口气、驱虫、消食、行滞利水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槟榔中含有的生物碱、挥发油及鞣酸等成分可能有新的用途.
榴莲,又名韶子,为木棉科榴莲属,热带、亚热带常绿乔木,是一种具有热带、亚热带特色的水果.原产马来西亚,现东南亚各国、非洲和美洲中南部地区也有种植.
丁香为热带常绿乔木桃金娘科丁香的花蕾,是一味古老的中药,由于其形状像钉子、有强烈的香味而得此名.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西汉古尸手中就曾握有丁香.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人们常把开放的花蕾称为"公丁香",而把成熟的果实称为"母丁香",又名"鸡舌香",其用法与用量基本相同.在古代,它曾为治疗口臭立下汗马功劳.相传,唐代著名的宫廷诗人宋之问在武则天掌权时曾充任文学侍从,他自恃长相仪表堂堂,又满腹诗文,理应受到武则天的重用.可事与愿违,武则天一直对他避而远之.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写了一首诗呈给武则天以期得到重视,谁知武则天读后对一近臣说:"宋卿哪方面都不错,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宋闻之羞愧无比,从此之后,人们就经常看见他口含丁香以解其臭.由此,有人趣称丁香为"古代的口香糖".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疗口臭的方法现今仍可用之,据说疗效甚佳,口臭者不防一试.
丁香,为热带常绿乔木桃金娘科丁香的花蕾,名为公丁香.丁香的成熟果实,名为母丁香,又名鸡舌香.丁香性味辛温,入脾、胃、肾经,有温胃暖肾、降逆上呕、益肾助阳、祛风胜湿、舒筋活络之功.多为内服,是治疗霍乱、吐泻、胃痛、牙痛、风湿性神经痛的良药.临床应用丁香外治亦有殊功.
血竭是一种名贵的血科用药.民间传说,血竭是死于干血痨病的大姑娘腹部的一颗血红的珠子,是一味地道的妇科病特效良药,曾招引一些盗墓之徒趋之若鹜.此说显然是无稽之谈,不足为训.血竭又名麒麟竭、渴留、海蜡,系棕榈科多年生常绿植物龙血树的果实及树干中渗出的树脂.龙血树是一种热带常绿乔木,喜生于海拔较高的石灰岩地区,高达20米,树干粗矩,树皮纵裂,显得老态龙钟,但枝、叶却十分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