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巴曲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脑梗死诊断且病程在12h内的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视患者的实际情况予脱水、控制血压、降脂、降糖、抗凝药物及抗自由基等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第1d将10 BU巴曲酶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 h,第3和5 d分别将5 BU巴曲酶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将6 mL疏血通注射液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有出血倾向者,立即停止使用。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及临床愈显率。结果治疗前后,2组TT、APTT、PT、FIB、NIHSS、BI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56.67%,对照组为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巴曲酶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应用疗效较显著,且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
目的:研究柴胡芍药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同意后,按来院时间排序并编号,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柴胡芍药汤对症加减治疗,持续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愈显率为81.63%,对照组为63.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前后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积分降幅更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芍药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提升治疗效果,是理想的用药方案,值得推广.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对于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404例患者分别用中西医结合综合(试验组199例)和西医加中药安慰剂(对照组205例)治疗.在28 d、3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rve functional failure,NF)、愈显率的比较,在14、21、28 d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治疗后28 d及3个月后随访,NF评分的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28 d后愈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月后愈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14、21 d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的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8 d,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能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NF评分、提高随访愈显率.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重庆市南川区宏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的104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数偶数分组法将这104例患者分为治疗仪组(n=50)和治-训联合组(n=54).采用吞咽障碍治疗仪对治疗仪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治-训联合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训联合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66.7%、94.4%,治疗仪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22.0%、68.0%.治-训联合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愈显率高于治疗仪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治-训联合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治疗仪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确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目的:观察滋肾宁更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滋肾宁更汤口服,对照组予以知柏地黄丸,2组均连续服药3周、停药1周为1个疗程,共服药2个疗程.结果:2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滋肾宁更汤组的愈显率达45.45%,高于知柏地黄丸组的20.00%,差异显著(P<0.05);滋肾宁更汤组治疗后Kuppenman积分下降更明显,与知柏地黄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滋肾宁更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
目的:寻找治疗偏头痛的有效良方.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只采用西比灵治疗,治疗组西采用比灵的同时加用通窍止痛汤辨证加减治疗,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随访半年.结果:2组间治愈率、愈显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窍止痛汤能明显提高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失眠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38例,治疗组予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艾司唑仑治疗,5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的愈显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失眠症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失眠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治疗,5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的愈显率及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失眠症效果满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