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水代谢】相关文献(3)
  • 头孢曲松在人眼中通透性的研究

    《人民军医》 CSTPCD 2004年4期

    目的:测定头孢曲松1 g 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点人眼房水中的药物浓度,了解头孢曲松的眼通透性.方法:白内障120例随机分为0.5 h 组,1 h 组,2 h 组,4 h 组,8 h 组,16 h 组,24 h 组,并设空白对照组,每组15例.静脉注射头孢曲松后,每例按所确定的时间点于术中眼内操作前取房水200~300 μl,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房水中头孢曲松的浓度.结果:0.5 h、1 h、2 h、4 h、8 h、16 h、24 h 各组的房水药物浓度分别为0.235±0.121 mg/L、0.474±0.224 mg/L、0.453±0.162 mg/L、0.532±0.182 mg/L、0.486±0.193 mg/L、0.475±0.234 mg/L、0.481±0.196 mg/L.0.5 h 组的房水药物浓度低于其他组(P<0.01),1 h 组、2 h 组、4 h 组、8 h 组、16 h 组、24h组房水中药物浓度无明显差别(p>0.05),且房水中药物浓度高于大部分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度(MIC50).结论:头孢曲松可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眼内炎的治疗,也可根据病情作为内眼手术前的预防用药,预防用药时间以术前1h给药较好.

    头孢曲松 房水代谢 色谱法 高压液相
  • 不同剂量头孢曲松静脉注射后人眼房水中药物浓度测定

    《武警医学》 CA 2004年2期

    目的测定静脉用头孢曲松1g、2g后不同时间点人眼房水中的药物浓度,了解头孢曲松的眼通透性和到达眼内的高峰时间.方法将150例白内障患者依给药剂量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即1 g组、2 g组(每组75例).每组再按给药后取房水时间点不同,随机再分组:30'组、60'组、120'组、180'组,并设空白对照组.每小组15例,每例按所确定的时间点于术中眼内操作前取房水200~300μl,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房水中头孢曲松的浓度.结果静脉注射头孢曲松1 g后30'、60'、120'、180'各组的房水药物浓度分别为(0.235±0.121)mg/L、(0.474±0.224)mg/L、(0.453±0.162)mg/L、(0.534±0.202)mg/L.静脉注射头孢曲松2 g后30'、60'、120'、180'各组的房水药物浓度分别为(0.611±0.141)mg/L、(1.285±0.386)mg/L、(1.305±0.310)mg/L、(1.365±0.365)mg/L.1 g组和2 g组的平均房水药物浓度分别为(0.424±0.210)mg/L、(1.202±0.301)mg/L,两组间有明显差别(P<0.01).1 g组和2 g组的各自组内比较,结果均为:30'组的房水药物浓度低于其他小组(P<0.01),60'组、120'组、180'组房水中药物浓度无明显差别(P>0.05).房水中的药物浓度高于大部分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度(MIC50).结论头孢曲松可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眼内炎的治疗,也可作为内眼手术前的预防用药.

    头孢曲松 房水代谢 色谱法 高压液相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房水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测定和分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6年7期

    背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严重致盲眼病,与视网膜组织缺氧后分泌因子有关,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但仅用抗VEGF疗法并不能完全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PDGF-C)参与眼内病理性新生血管的生成,但PDGF-C在NVG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 定量检测NVG患者房水中VEGF和PDGF-C的质量浓度,为NVG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就诊的NVG患者62例62眼,其中10眼近1年内曾行视网膜光凝和/或冷凝治疗,其他52眼中原发病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者16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者20眼,视网膜脱离(RD)术后者5眼,视网膜血管炎(Eales病)者4眼,未知原因者7眼;虹膜新生血管Ⅱ级者13眼,Ⅲ级者29眼,Ⅳ级者10眼.同期纳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1例11眼作为对照.分别于手术中采集受检眼房水0.1 ~0.2 ml,应用ELISA法检测受检眼房水中VEGF和PDGF-C质量浓度. 结果 NVG组患眼房水中VEGF和PDGF-C质量浓度分别为(1 138.17±69.31)ng/L和(29.80±1.64)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54±49.81)ng/L和(18.60± 1.85)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5、20.49,均P<0.01).视网膜光凝和/或冷凝组患眼房水中VEGF和PDGF-C质量浓度分别为(1 095.99±52.71) ng/L和(28.55±0.94) ng/L,均低于非光凝和/或冷凝组的(1 146.28±69.57) ng/L和(30.04±1.64)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0,P=0.034;t=-2.760,P=0.008).NVG患者房水中VEGF与PDGF-C质量浓度呈正相关(r=0.346,P=0.006).不同原发病组间及不同虹膜新生血管分级组间患眼房水中VEGF和PDGF-C质量浓度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NVG患者房水中VEGF和PDGF-C质量浓度明显升高,视网膜光凝和/或冷凝治疗可抑制VEGF和PDGF-C的产生,靶向抑制PDGF-C可为NVG的抗新生血管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血管疾病/并发症 细胞因子/代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 房水代谢 ELISA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