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Ⅱ1错(牙合)是口腔正畸临床中发病率高,对牙、颌、面形态影响较大、治疗较为复杂的一种错(牙合)畸形.临床中发现许多骨性安氏Ⅱ1错(牙合)儿童存在上颌前突,下颌骨发育不足,并常常伴有上颌骨狭窄,当下颌前移后,出现上颌后份牙弓相对于下颌变窄,即上下牙弓宽度不匹配.故对于某些生长期儿童的骨性安氏Ⅱ1错(牙合),在使用固定矫治器前进行上颌扩弓配合生长改良治疗显得十分必要,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面型,同时保证治疗效果的稳定.本文介绍一例生长期儿童的骨性安氏Ⅱ1错(牙合)的正畸治疗.
本文通过16例骨性安氏Ⅱ1错畸形的生长改良治疗,介绍了矫治器的组成及治疗方法.结果表明,颌外牵引有效地抑制了上颌向前的生长发育,斜面导板促进了下颌向前的生长发育,顺时针旋转下颌,改善了颜面外观.作者分析认为,①骨性安氏Ⅱ1错畸形矫治的关键,首先是利用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力,协调上下颌骨间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协调关系.②骨性安氏Ⅱ1的矫治主要是解决了长度和高度的不协调,同时,通过改变后牙牙弓宽度,补偿性协调了上下牙弓宽度的不协调.
凹面型指从侧面观察,相对于额部而言,鼻底发育不足和(或)颏部发育相对过度.多是由于上颌骨发育不足和(或)下颌骨发育过度导致,骨性和(或)牙性Ⅲ类错牙合常与之相伴.凹面型多数治疗难度大,疗程长,治疗时机难把握,且疗效不确定.本文对凹面型与Ⅲ类错牙合的关系、生长发育期患者进行生长改良治疗的必要性、生长改良治疗的时机、轻度骨性Ⅲ类错牙合代偿性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检查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外科治疗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并提出了在病因探究、生长预测、治疗方法改进及效果评估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