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内冠厚度对适合性的影响.方法:以磨牙平均解剖数据为基础,建立材料学研究简化模型,制作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内冠,厚度分别为0.3mm、0.5mm、0.8mm、1.0mm,每组8个试件,共32个.采用硅橡胶印模复制法,在体视显微镜下测量边缘间隙、轴角间隙、轴壁1间隙、轴壁2间隙、底部间隙处硅橡胶印模的厚度值,对不同厚度内冠的适合性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LSD比较.结果:冠边缘处间隙薄膜厚度值为62.14-68.27μm,轴角部位为61.50-69.33μm,轴壁为31.31-44.25μm,髓腔固位形底部为56.02-67.96μm.经方差分析,在各测量位点,不同厚度的内冠之间适合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4种不同厚度内冠的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其内部和边缘适合性均达到临床要求.在胎龈距离不足的情况下采用0.3mm厚度的内冠对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边缘适合性无明显影响.
目的:探讨前牙烤瓷冠在烧结过程中收缩的变化规律.方法:17例前牙烤瓷冠定点,利用烧瓷专用厚度千分表进行烤前、烤后测量,计算收缩率.结果:前牙烤瓷冠不同部位的瓷收缩率不同,唇侧高度收缩值小于9%,与切端宽度、厚度收缩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目的:对上颌中切牙内冠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以右上中切牙为例,首先使用ATOS Ⅱ光学测量仪进行预备体表面数据采集;其次对所采集到的三角片数据进行处理,自动识别出颈缘线,重构预备体表面的曲面;然后利用生成的曲面分别针对无颈环内冠和半颈环内冠两种情况设计出所需内冠;最终利用3轴精雕机床进行数控铣削编程加工.结果:制作出的两种内冠均能够与预备体紧密贴合,整体设计精度均符合临床要求.结论:所选方法可行,具有临床实用价值,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目的:探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口腔修复体内冠蜡型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和传统方法制作内冠蜡型各10个,要求各个面厚度均为0.5 mm,比较测量2组厚度及适合性.结果:三维打印技术组厚度均匀,与传统方法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打印技术组边缘适合性为(44.61±3.48) μm,轴面适合性为(66.01±3.64) μm,(牙合)面适合性为(83.35±5.80) μm和(86.49±4.26) μm,与传统方法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打印技术制作内冠蜡型在厚度的控制和适合性方面优于传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