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色觉异常】相关文献(2)
  • 先天性色觉异常颜色视觉诱发电位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先天性色觉异常的颜色视觉诱发电位特征,为先天性色觉异常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方法用计算机软件技术,PR-650分光测色计严格控制亮度因素和颜色因素,设计并制作了单纯亮度对比、亮度对比联合颜色对比、单纯颜色对比三组视觉刺激条件,第一组为黑-白棋盘格翻转刺激条件,第二组为红-白、绿-白和灰-白格三种刺激条件,第三组为红-绿、红-灰、绿-灰格三种刺激条件.分别对45例正常儿童和18例色觉异常儿童进行多导彩色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CP-VEP)的研究.结果第一组单纯亮度对比刺激条件下,色觉异常组和正常组比较,P1波的潜伏期和振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组亮度对比联合颜色对比刺激条件下,正常组P1波潜伏期比较,灰-白格比红-白格延长1.6ms(P<0.05),色觉异常组P1波潜伏期和振幅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白格刺激条件下,异常组的P1波潜伏期比正常组延长4.3ms,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三组单纯颜色对比刺激条件下,正常组P1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色觉异常组P1波潜伏期和振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灰格和红-绿格刺激时,色觉异常组的P1波潜伏期比正常组分别延长17.8ms和9.1ms,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1)颜色视觉诱发电位有可能用于客观检查先天性色觉异常.(2)设置不同亮度水平和亮度对比度的刺激条件,可以对颜色信息和亮度信息的视觉传导通路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离性研究,为先天性色觉异常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先天性色觉异常 颜色视觉诱发电位 亮度和亮度对比度
  • 广西北海市高考生色觉异常检出情况分析

    《中国基层医药》 CSTPCD CA 2008年8期

    本研究对广西北海市8年来高考体检检出的1063例先天性色觉异常(以下称色觉异常)进行分类、分性别统计分析,旨在为色觉异常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0年至2007年广西北海市高考体检受检共37 701人,其中男生19 596人,女生18 105人,年龄17~20岁,绝大部分(37 264人,占98.84%)为汉族.1.2 方法与标准色觉检查采用俞自萍<色盲检查图>(第五版)[1],由专科医师或护士负责.选用第1组及第4组数字图,在统一标准下,随机选其中5~7个图进行检查.要求受检者在3~5 s内准确读出图中数字,最长不超过10 s.判断标准:根据检查图用法规定[1]及受检者的辨认能力,判断并记录为正常:能迅速准确读出图中数字;红绿色盲:红绿两色数字均不能读出;红色或绿色盲:红色或绿色数字不能读(红或绿色盲均判断并记录为红绿色盲);红色弱或绿色弱:红色或绿色数字辨认困难,部分不能读(红或绿色弱均判断并记录为红绿色弱).色盲者用图66作单色检查,均能正确辨认色块为单色检查通过.用图2~11或图40~50其中3~5个数字图判断全色盲.

    广西 北海市 高考生 先天性色觉异常 红绿色盲 数字图 色觉检查 红绿色弱 红色 高考体检 资料与方法 受检者 判断标准 辨认能力 专科医师 统计分析 临床研究 单色 参考资料 俞自萍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