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激光扫描血管造影技术在诊断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临床诊断为疑似脉络膜血管瘤35例患者.方法对临床疑似为脉络膜血管瘤患者35例,彩色眼底照相后,行30°及150°视野共聚焦激光扫描血管造影检查.主要指标共聚焦激光扫描血管造影的成像特征.结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为所有35例患者动脉前期或动脉期即显荧光,至动静脉期荧光增强、融合,荧光素渗漏,其间夹杂斑点状弱荧光;静脉早期瘤体呈多湖状,可见血管网形态,晚期荧光素渗漏呈强荧光区.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CGA)早期可清晰显现瘤体由脉络膜血管团组成,随后染料渗漏,荧光增强,融合呈强荧光灶.150°广角视野共聚焦激光扫描眼底成像提供了瘤体的整体形态.结论激光扫描血管造影技术中FFA和ICGA同步造影及全景造影为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目的:探讨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激光治疗的预后.方法:前后比较,以评价治疗的有效性.结果:共纳入341例392眼渗出性AMD病例,其中77.6%伴有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未使用吲哚氰绿(ICG)血管造影时,仅在1.8%患眼发现隐匿性CNV;而使用ICG血管造影后,该比例提高到19.5%(P<0.001).激光治疗后,共349眼进入随访,其中68.2%视力保持稳定.经统计学检验,病变部位与治疗前后视力改变相关(P<0 001),也与病变复发相关(P<0.05).在黄斑中心凹区病变的复发率小于旁中心凹或中心凹外病变.结论:ICG血管造影对研究隐匿性CNV治疗效果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