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骨大型缺损时,缺损腔巨大,口鼻腔穿通,会导致患者严重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然而,由于上颌骨结构特殊,毗邻关系复杂,尤其是缺损区骨组织缺乏,修复难度很大,我们首次为1例上颌骨切除患者行双侧颧骨内置弧形牵张成骨修复部分缺损,在上颌骨低位重建骨组织支持,后期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瓣进一步修复缺损,重建牙槽嵴.
骨修复与再生是骨科、整形外科、口腔科等常见的临床问题,目前修复骨缺损的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及人工合成骨修复等.虽然自体骨移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及骨传导性被认为现有的较理想的骨修复方式,但仍存在供骨来源受限、取骨创伤及植骨后并发症多等缺陷[1].异体骨移植也具有良好的骨诱导作用,但其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及潜在传播疾病的危险等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2].于是,人们将目光投注到组织工程骨上,期望能找到一种好的骨替代修复材料.研究者们对多种硬组织替代用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进行测试,仍然没有一种材料能够完全满足硬组织种植体的需要,HA与聚合物的复合存在模量和强度偏低、降解产物具有潜在毒性等多种缺点[3].
近年来,小凹和小凹蛋白成为生物膜和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一个新热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交通工具日新月异,交通伤害防不胜防,颌面部创伤的诊治和修复显得越来越重要,学者们对颌面部成骨修复研究也越来越多.成骨细胞中的小凹和小凹蛋白在成骨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简要概括了成骨细胞中的小凹和小凹蛋白的相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