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2000多万听力障碍患者,正确使用助听器并进行康复训练是帮助他们走出无声世界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助听器选配技术的提高,以及世界各主要助听器厂商纷纷进入我国设厂销售,助听器的使用量每年均以两位百分数的速度递增.2004年我国销售的助听器估计在25万台左右,这在几年前可以说是不可想象的.
近20年来,随着现代听力科学迅猛发展,各种尖端创新技术争相面世,助听设备的功能与效果日趋完善,无论是增益控制、方向性噪音抑制、开放耳功能、无线连接还是软件调试方法等都有着长足进步;另一方面,临床听力学工作者数量与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助听器选配技术不断提高,为先进设备的使用提供了保障。2014年3月结束的美国听力学年会首日讨论主题便是“助听器与大脑”,强调听觉康复除助听设备外还包含大量咨询与听觉训练,三者结合才能获得良好效果。虽然听障者使用助听设备后的听觉康复工作极其复杂与艰巨,但效果明显;准确评估以明确辅具和康复方法的效果非常重要。
助听器是听力语言障碍者(以下简称听障者)专用的康复设备之一,须经过验配方能使用.如果验配条件或验配技术达不到要求,不但不能发挥其听力补偿的作用,甚至还会造成新的听力损伤.因此,为规范助听器验配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助听器配戴者的听觉康复质量,维护其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工作指南.
作为一种特殊助听装置,移频助听器的原理与传统助听器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其验配技术对很多业内人士来讲也是一个难题.随着移频助听器验配人数的快速增长,这一挑战日渐突出.本人通过近3年为200多例极重度听力障碍患者验配移频助听器得到了一些验配心得,希望与大家分享.
在上期的听力学小词典里,给大家介绍了助听器验配技术的相关词汇.考虑到本刊读者不仅仅是从事听力学工作的专业人士,还有相当一大批是在第一线从事听力语言康复的专业人员,因此,决定在本期给大家介绍涉及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同时有一定争议的中英文词汇.在查阅大量关于听力康复的研究文献中,作者发现″语训器″.
人类的听力康复和干预技术都以改善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为主要目的.言语测听(speech au-diometry)作为诊断听力疾患、选择干预方案和评估康复效果的主要工具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I临床听力学技术,尤其是近年来人工耳蜗植入和助听器验配技术的发展,临床科技人员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随着我国聋儿康复事业的发展,聋幼儿听力测听和助听器选配技术越来越引起听力学家和聋儿康复工作者的重视.选配合适的助听器使聋孩子的残余听力得到最佳补偿,为了对聋幼儿测听、助听来提高聋幼儿的语言识别能力进行观察,我中心医院耳鼻喉科自2000年开始为聋幼儿配戴合适的助听器11名,聋儿配戴助听器后我们并进行社区家庭指导,逐步提高聋孩的语言识别能力.
助听器是聋儿听觉康复的基本条件.为聋幼儿选配一台适合的助听器并非易事,要对聋儿的听力损失及助听器的相关知识做较全面的了解,其中助听器选配技术更为重要.助听器选配总体可以概括以下3个阶段.
[编者按] 角膜塑型术作为一种屈光矫治方法已有一定的历史.随着现代验配技术的发展、镜片设计的进步和制造工艺的改良,它又获得了新的生命,成为效果和预测性都较好的临床近视治疗方法.但是,同其他屈光矫治方法一样,角膜塑型术也需要各种医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作支撑,而且还存在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近段时间,角膜塑型术在我国一哄而上,其形势令人忧喜参半.MichaelRussell先生作为角膜塑型术的推广者,去年从美国来到中国.本文是他从个人的体验和理解出发对角膜塑型术所作的回顾、分析和展望,虽是一家之言,但对我们也许会有所启发,故在此全文刊出.我们欢迎大家参与讨论.由于作者是美国人,此文为翻译稿,若有不解之处,可与作者直接探讨.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将2010前听障工作重点目标定在减少50%可避免的听力损失,而诊断和干预老年性听力损失是其中主要的工作之一.近年来,我们注意到对老年听力损失的研究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无论是对老年听力损失的生理病理机制的研究,或是对临床测试鉴定方法的改进,或是对老年听力损失的咨询和干预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巨大进展,社会开始更加关注老年性听力损失对个人、家庭的影响和由此产生的严重经济和社会后果.本文参阅了大量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和临床报告并结合这方面的经验,试图从老年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病理机制、临床测听技术、干预策略、助听器验配技术和评估、康复模式和方法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供读者参考.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于2008年6月25日~29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