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左面颊部外伤11天,左耳前溢液4天入院.患者于11天前工作时不慎被齿轮伤及左面颊部,当时面部感疼痛、伤口出血,无其它不适.
面神经损伤及修复的研究一直是相关学者及临床医师关注的课题.面神经损伤的动物造模研究揭示了面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面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相关的神经营养因子的研究表明神经生长因子不仅阻止普通神经元死亡,也能抑制损伤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死亡.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具有调节损伤的神经元的作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具有调节损伤的神经元的作用.神经生长因子主要通过与TrkA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营养素-3分别与受体TrkB和TrkC结合发挥作用.
面神经在支配面部的表情、动作和对称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但由于其解剖和功能上的特殊性使其极易受到损伤,且损伤后面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效果尚不理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所以面神经损伤的治疗成为目前医学领域的一个棘手问题.研究发现嗅鞘细胞能够改善面神经损伤的局部微环境,促进轴突和髓鞘的再生,抑制胶质瘢痕的形成,帮助再生神经轴突穿越瘢痕,成为治疗面神经损伤最有前景的细胞之一.探索面神经损伤修复机制,研究嗅鞘细胞如何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可为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外伤、手术、炎症或肿瘤等因素均可使面神经损伤而致面神经麻痹,在其再生修复过程中,除可发生半面痉挛、睑痉挛、鳄鱼泪等后遗症外,严重损伤还可导致面肌联带运动的发生.研究发现,它的发生机制除易接受的杂乱再生假说外,中枢控制改变和假突触传递等假说也可能发挥作用,本文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面神经是脑神经中最易受损的神经之一.面神经断伤将引起一定数量的面神经元死亡或萎缩;而神经元数量的减少,功能的降低必然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在面神经损伤后免疫反应机制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CD4+T细胞可以维持受损面神经元存活,并再次激活萎缩的神经元.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