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发育之性定向及出生后性别社会化过程的个体差异,使性启蒙教育、性生理及性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更显突出;性社会学、性医学及性伦理学的发展,使不断进步的性科学对改善和提高性生活质量作用更遂心愿,从而证明性教育的阶段性和终身性的意义.社会发展水平,政治、经济、文化状态对大众的性活动有普遍的影响,反之,个人的性实践可能成为社会和谐的正能量或污染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实现政治清廉、经济腾飞、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强国强军,人民安康、“性福”生活、幸福甜蜜的宗旨和出发点,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性文明的价值判断.
目的:了解一年级医学生的生殖科学和性文明知识及科普传播意愿的情况。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调查表,在某医学院的一年级下学期末面向789名2012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的学生非常希望学习生殖科学和性文明知识,而且大多数希望通过专门的课程学习;近90%的学生首先希望学习提升性健康和相关疾病预防的实用知识,50%以上的学生希望学习能提高性文明、道德和法律修养等方面的实用知识;近63%的学生希望面向自己的同学、校友、家人及亲友传播生殖和性文明方面的科普知识,不足20%的学生愿意在家乡的城乡居民中传播这些知识。结论医学院校的绝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对生殖科学和性文明知识的学习意愿很强,但是大多数人希望传播这些科普知识对象范围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