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回顾了性在抗衰老和促进健康方面的有益作用,包括降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发病率、增强维护心血管系统功能、减轻疼痛、促进阴道骨盆功能、增强肌肉骨骼系统、缓解压力、抗抑郁、调节激素平衡、减轻绝经期的潮热症状、抗衰老等多方面的益处.本文还描述了“脉轮”和相关能量中心,并探讨了保持各“脉轮”间平衡关系对人体的益处.
目的 观察瑜伽体式对人体脉轮和腧穴的效应.方法 设立瑜伽组和对照组,对试验前后人体腧穴的红外温度进行跟踪观察,测量仪器为美国Mikron infrared Inc.M7800红外测温仪.结果 瑜伽组试验前后指标变化明显,且神阙、关元尤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前后指标变化符合生理规律;组间比较,瑜伽组指标变化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瑜伽体式对腧穴红外温度上升产生效应,且受靶向作用脉轮对应的腧穴温度上升高于其他腧穴.
中医和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都是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都产生了经络理论.中医经络以奇经八脉和十二正经为主体,穴位大多位于经脉循行路线上.在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中,人体经络的主体是三脉七轮.同样是关于人体,但是两种经络学说存在很多差异.探求两种经络学说的异同,有助于更深入认识和运用经络理论.把中医经络学说中的任督二脉和相关穴位与阿育吠陀医学中的三脉七轮相比较,初步探求两者的联系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