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相关文献(4)
  • 花脸的魅力

    《青春期健康》 2010年8期

    小时候,村子里唱大戏,即秦腔,我常常跑到后台,看演员们一个个打花脸的场景.打花脸,是甘肃天水一带的叫法.在戏台的后面,躲在出口的台阶上,就能看见一个个演员对着一面或圆或方的小镜子,在自己的脸上左涂涂,右抹抹,有的还有专门的人给他打花脸.

    演员 甘肃天水 戏台 台阶 秦腔 镜子 村子 出口 场景
  • 蜂蜜凉粽美味有代价

    《食品与健康》 2016年6期

    在那个小贩挑担沿街叫卖的年代,西安城大街小巷里卖粽子的大叔是这么喊的:“蜂蜜——粽——子”,这一嗓子既不能有吼秦腔似的粗犷,却也不能带着花腔,必须要字正腔圆,余韵悠长,方能显出这粽子用料实在,又清甜异常.于是我们这些孩子们便握着五角钱飞奔而出,围着大叔求他快点用竹片刀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凉粽切开,淋上桂花蜂蜜汁递过来.在冰淇淋还很奢侈的年代,蜂蜜凉粽带来的甘甜清凉让童年有了甜蜜的企盼.

    蜂蜜 粽子 西安城 冰淇淋 竹片 小贩 五角 童年 嗓子 秦腔 桂花
  • 我的另类养生法

    《祝您健康》 2014年12期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我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另类”养生法:仰天长啸法、倒行逆施法、白日做梦法.这三招养生法虽说有些“另类”,但却颇为“管用”!☆仰天长啸法我家西墙外便是一片田野.我每天都到空旷的田野里喊上几嗓子,或者引吭高歌吼几句“秦腔”.我这招长啸法是跟爷爷学的,他老人家一辈子坚持早晚长啸,活到了96岁,算是村中年纪最大的“寿星”了.

    养生法 田野 生活实践 逆施法 寿星 嗓子 秦腔 老人
  • 医案聊斋续篇——郁案

    《家庭中医药》 2017年2期

    师兄:这天陕西一府院内,锣鼓阵阵,秦腔声声,听得一旦角唱道——“丫鬓带路前边往,相府辞别二爹娘.下车辇我把彩楼上,手把栏杆观端详.也有那王孙公子东西往,也有那士农工商枉奔忙.彩楼下人儿纷纷嚷,却怎么不见薛平郎.婚姻都由月老掌,岂由奴家作主张.手执彩球往下望……”师弟:这唱的是《王宝钏》.

    医案 农工商 手把 陕西 秦腔 前边 栏杆 婚姻 旦角 彩球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