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行加味补阳还五汤(白芍18g,当归、地龙各10g,黄芪60g,山药、丹参各30g,红花、桂枝、水蛭各10g,熟地、山萸各15g,川芎10g,葛根15g,三七粉6g等),加水冲服,分次口服,1剂/d,3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 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变化、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5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6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病与代谢紊乱,非酶促糖基化,微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神经缺血缺氧等因素有关.临床症状以疼痛,麻木及感觉减退为主,目前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临床观察发现,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麻木及感觉减退有一定疗效,但治疗效果还不是令人完全满意.
目的:探讨并分析研究弥可保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9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如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降糖方案等均相同.观察组给予弥可保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单一采用弥可保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的TCSS评分,以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且比较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23例,无效例5,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CV、SNCV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弥可保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优于单一采用弥可保治疗,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目的 观察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法治疗,试验组采取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症状、体征积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试验组痊愈28例,好转21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痊愈19例,好转20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体征积分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还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
目的:探讨弥可保序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8例,随机平分为弥可保序贯组(A组)、弥可保静脉滴注组(B组)、弥可保肌内注射(C组)和口服组(D组),治疗后观察4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弥可保序贯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弥可保肌内注射组及口服组(P<0.05)。弥可保序贯组中出现一过性头晕1例,静脉滴注组中出现一过性恶心1例,肌内注射组中出现一过性臀部麻痛1例,均不影响后续治疗。序贯组治疗费用低于弥可保静脉滴注组。结论: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弥可保序贯疗效好,安全性高,费用低。
本研究用弥可保加灯盏花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4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56.8±1.2岁,糖尿病病程9.2±0.8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3.3±1.8年,空腹血糖7.6±0.5mmol/L:对照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9±0.9岁,糖尿病病程8.9±1.00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3.0±2.1年,空腹血糖7.3±0.4mmol/L.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DPN患者1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和对照组。3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A服木丹颗粒7 g/次,3次/日;治疗组B服木丹颗粒7 g/次,3次/日,弥可保0.5 mg/次,3次/日;对照组只服弥可保0.5 mg/次,3次/日。3组均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A、治疗组B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B与组A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木丹颗粒联合弥可保治疗DPN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症状有肢体剧烈疼痛、麻木、运动障碍等.当合并有血管病变时甚至引起下肢坏疽而截肢,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延缓其发生,但对于已发生的神经病变尚缺乏特效治疗.近年来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治疗途径,为此我们采用弥可保、前列地尔、刺五加联合用药观察其与单用维生素B12者对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目的:观察弥可保、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使用弥可保、神经妥乐平针剂注射或口服片剂治疗糖尿病患者70例,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状况.结果:两药联合治疗2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结论:弥可保、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疗效确切,作用持久.
目的:观察弥可保、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使用弥可保、神经妥乐平针剂注射或口服片剂治疗糖尿病患者70例,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状况.结果:两药联合治疗2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结论:弥可保、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疗效确切,作用持久.
目的:观察弥可保联合依托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96例糖尿病胃轻瘫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2例,在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治疗组应用依托必利50mg,3次/日,加用弥可保500μg口服,3次/日,连用4周;对照组只服用依托必利,其剂量、用法和疗程与治疗组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92.4%vs76.2%,P<0.01).结论:弥可保联合依托必利能有效的减轻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较少复发.
目的:探讨弥可保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20例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应用弥可保联合更昔洛韦,疗程半个月;对照组20例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应用维生素B12联合阿昔洛韦,疗程半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止疱、结痂、脱痂、疼痛缓解、疼痛消失时间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弥可保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具有止痛迅速、缩短病程和使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显著降低的作用.
目的:观察和评价杏丁与弥可保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降糖治疗+弥可保.观察组给予降糖治疗+杏丁+弥可保.分别观察空腹血糖、HbA1c、24h尿Alb、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二组治疗8周后,空腹血糖、HbA1c、24h尿Alb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观察组在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蓍.结论:杏丁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更为显著疗效.
目的:研究凯时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把5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应用葛根素、维生素B1治疗,治疗组24例在应用葛根素、维生素B1的基础上加用凯时联合弥可保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42%,对照组显效率19%,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凯时联合弥可保治疗该病有显著疗效.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消渴病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消渴病痹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降糖、降压、调脂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口服益气养阴活血立法组成的中药复方(每次5.5g,3次/日),对照组给予口服弥可保(每次500ug,3次/日),疗程均为三个月.用药前后观察症状、体征、血糖、肌电图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总有效率为89.74%,优于对照组(67.44% ),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是治疗DPN的有效药物,适合于气阴两虚、血瘀脉络证型消渴病痹证.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与弥可保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肌电图检测正中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3.4%,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的改善、腱膝神经反射的恢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府逐瘀汤与弥可保中西医结合联用治疗DPN,较单用弥可保可更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行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3个疗程.结果 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结论 穴位注射能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明显改善或消除患儿的运动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然后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12%,对照组为69.3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8年5月~2009年3月,笔者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0例入选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符合1980~1985年WHO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国际协作研究的标准.
目的:观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96例2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口服弥可保片,治疗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汤剂联合弥可保口服,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为60.42%,治疗组为77.0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能明显提高有效率,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目的 观察自拟温阳补肾利水方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C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1例D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36例.在基线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弥可保与维生素B1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组予自拟补肾温阳利水方,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均接受2个疗程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拟温阳补肾利水方治疗DCP疗效优于弥可保合维生素B1,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目的:探讨和血明目片联合弥可保对青光眼患者术后视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96例(96只眼)青光眼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小梁切除术降眼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48只眼)。对照组患者参照青光眼临床路径用药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和血明目片联合弥可保口服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手术患者药物治疗前、治疗后28 d血压、脉搏、视力、眼压、视野、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结果①药物对两组患者血压、脉搏治疗前、治疗后无明显影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两组眼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④治疗后观察组视野平均缺损( MD)、模式标准差( PSD)、视野平均敏感度( MS)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P﹤0.05);⑤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颞侧、上方、下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减厚趋势慢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血明目片联合弥可保可以改善青光眼患者术后的视野平均敏感度,视野平均缺损,延缓视野损害,减轻了患者术后发作后视神经纤维层水肿,延长了RNFL变薄的时间,对青光眼患者术后视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弥可保离子导入结合平衡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弥可保平衡针组、弥可保导入组和单纯平衡针组,各36例.3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基础治疗,单纯平衡针组予针刺健侧"腰痛穴"、"鼻炎穴"、"胃痛穴";弥可保导入组予弥可保通过离子导入仪阳极导入治疗;弥可保平衡针组在弥可保离子导入基础上,配合针刺健侧"腰痛穴"、"鼻炎穴"、"胃痛穴".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改良portmann评分法(RPA)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及面瘫程度,并评定各组临床疗效.结果:弥可保平衡针组总有效率为97.2%(35/36),高于弥可保导入组的83.3%(30/36)和单纯平衡针组的88.9%(32/36,均P<0.05).治疗后,弥可保平衡针组H-B分级情况均优于弥可保导入组和单纯平衡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弥可保导入组与单纯平衡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弥可保平衡针组RPA积分高于弥可保导入组及单纯平衡针组(均P<0.05),弥可保导入组RPA积分与单纯平衡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弥可保离子导入及单纯平衡针疗法相比,弥可保离子导入结合平衡针疗法更能有效地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早期病变的防治作用,并与弥可保进行疗效比较.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用益气活血方和弥可保进行治疗,用药4周后测定大鼠坐骨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糖尿病大鼠MNCV明显减慢;益气活血方和弥可保均可延缓糖尿病大鼠MNCV的减慢,而且益气活血方的疗效优于弥可保.结论:益气活血法可明显减轻早期DPN的病变程度.
目的 观察中医药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糖尿病基础治疗,同时服用弥可保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汤剂口服,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肢体麻木、局部感觉减退等情况,两个疗程后统计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应用.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糖尿病基础治疗,针对周围神经病变给予弥可保片服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自拟中药汤剂口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χ2=7.0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药汤剂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与弥可保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的疗效.方法 将 60 例 DPN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73.4%,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府逐瘀汤与弥可保中西医结合联用治疗DPN 较单用弥可保可更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可能主要为山梨醇旁路代谢活跃,其中一个重要发病原因是其周围微血管病变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糖痛方合弥可保治疗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7例病人分成中药组、中西组、西药组,中西组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内服外洗,同时口服弥可保;中药组用中药内服外洗;西药组单纯口服弥可保,治疗2个月.结果:患者临床症状、血糖、血脂、肌电图、微循环等均有较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0.32%.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可提高疗效,较单纯使用中药或西药为好.
目的 观察糖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DPN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口服糖络宁,对照组口服弥可保,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神经病变积分(MDNS)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0D)活性水平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30/3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P<0.01).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MDNS积分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S0D活性及TA0C水平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下降,TAOC/MDA明显升高,TAOC与MDA呈负相关(r= -0.206,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糖络宁治疗DPN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