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11岁,因左大腿肿痛、无力20天入院.该患者于2001年5月因高热伴颈部肿块在儿科住院治疗,骨髓穿刺显示感染性骨髓象,诊断为1、颈部淋巴结炎;2、颈部蜂窝织炎;3、败血症.住院二个月后好转出院,出院时淋巴结消失,但仍有低热.一周后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发热,达38~38.5℃,数天后热退,但出现左下肢无力、疼痛.门诊以左股骨上端骨髓炎收入院,查体见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大腿中上段肿痛,皮温高于健侧,局部压痛,局部皮肤完好,无潮红.体温37.6℃.实验室检查显示:WBC12.3×109/L,N0.718,L 0.23,Hb108g/L,血沉105mm/h;X光片显示:左股骨上段粗隆部可见7×3.5cm的破坏区,呈溶骨样,边缘较模糊,内无死骨,无明显硬化,考虑为左股骨上端化脓性骨髓炎(图1).ECT显示:左股骨上端有浓集.
患者男,43岁,以左侧牙痛、面颊部肿胀半个月,呼吸困难1d于2006年11月14日14:00入院.1个月前有左下列磨牙拔牙史,拔牙后半个月患者出现左侧拔磨牙处疼痛,并出现左面部、颈部肿胀,在当地医院治疗不见好转,1天前病情加莺,出现呼吸困难,门诊以颈部蜂窝织炎并呼吸困难的诊断急诊入院.
咽部重症感染合并致命性心肌损害的报道不多,我科近10a来遇5例急性坏死性溃疡膜性咽峡炎伴颈部蜂窝织炎患者合并中毒性心肌炎,病情发展急剧,出现完全性房室性传导阻滞,1例抢救成功,4例抢救无效死亡.现报道如下.
外科局部感染与内在脏腑、气血、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治疗过程中,要辨别气血之虚实,辨清肿、痛、痒、脓、善恶、顺逆和经络等,既要重视局部的病变,又要重视整体的情况.我们辨证治疗多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目的:探讨颈部蜂窝织炎及合并纵隔胸腔脓肿患者的诊治方法与疗效.方法:颈部蜂窝织炎及合并纵隔胸腔脓肿患者共37例,所有患者均经超声、X线、CT、穿刺、微生物学等检查确诊.通过不同病情患者的保守治疗与外科处理的对比,分析此类患者的诊治策略.结果:23例患者因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行气管切开术,感染完全控制后均顺利拔管.9例炎症相对较轻者,给予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后痊愈.21例单纯颈部多发脓腔切开清除坏死组织;7例颈部合并纵隔脓肿,其中伴中毒性休克2例,经颈部径路行颈部及上纵膈脓肿切开.所有病例均充分切开贯通脓腔、置管引流、反复冲洗、换药;伴脓胸的2例同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所有患者均结合药敏试验给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抗休克治疗、全身支持治疗及局部处理,均痊愈出院.其中保守治疗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5.7d,外科处理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5.3d.结论:颈部蜂窝织炎病情轻重不一,少数轻症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重者进展迅速,当合并纵隔胸腔脓肿时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外科处理风险大,充分切开脓肿、贯通脓腔、置管引流冲洗,结合敏感抗生素及支持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颈部蜂窝织炎是颈部疏松结缔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自从抗生素问世以来,颈深部间隙感染明显减少。现将我院救治1例扁桃体炎并发颈深部脓肿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病例患者,女,20岁,产妇。因反复咽痛、发热7d加重伴吞咽困难、气促2d于2013年11月25日入院。患者7d前受凉后出现喉咙痛,在当地医院用药治疗(用药不详),咽喉痛症状反复。2d前患者咽痛加重,并出现吞咽困难,张口受限,继而左颈部开始肿痛,拒按。口角流延,伴气紧。遂来我院门诊求治,门诊行间接喉镜检查见左扁桃体充血,扁桃体下级后外侧壁充血、膨隆明显。左颈部皮温高,轻度肿胀,拒按。门诊以"左扁周脓肿"收住院。入院时体温38.3℃急性发热面容,颈部僵直,言语含混不清,口角流延,张口域毅受限,吞咽困难。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是以厌氧菌和腐败坏死性细菌为主的混合性感染,起病急发展快,全身及局部反应均较严重,感染可以累及面颈部多个间隙,造成面颈部严重肿胀、软组织气肿及副性水肿、肌肉组织坏死,同时还可引起呼吸道梗阻、下行性坏死性纵膈炎、心包炎、颅内感染、中毒性休克、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1].下行性坏死性纵膈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是一种极其严重的胸部感染,其病情危重,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是纵膈炎中最凶险致命的一种.本院于收治因急性扁桃体炎致颈部蜂窝织炎进而引起下行性坏死性纵膈炎1例,接受手术治疗,现将患者的资料和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