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引起的骨不连、骨缺损的处理和骨肿瘤的保肢治疗以及一些重建手术往往都涉及植骨问题,骨移植技术的应用有望使这项难题得到较满意的解决.目前临床应用的骨移植材料有自体骨、异体骨以及各种人工合成的移植材料替代物,而干细胞、骨形成蛋白(BMPs)和各种生因子复合植骨材料也已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所有这些骨移植材料都至少具备了以下的一种生物学特性:(1)骨传导性:为血管的长入和新骨的形成提供支架;(2)骨诱导性:内含成骨诱导蛋白,能够刺激植骨区周围的间充质干细胞向成软骨细胞或成骨细胞分化,形成新骨;(3)成骨作用:内含有骨原细胞(成骨细胞或骨祖细胞),一旦植入合适的环境就能够直接形成新骨.医生可根据手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植骨材料.
骨质疏松及其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除了传统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正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有大量文献报道了基因治疗骨质疏松的动物试验结果,如利用病毒载体局部或全身转导相关的骨诱导蛋白,以改善试验动物的骨质量,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但其临床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将对基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