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内镜快速诊出消化生溃疡的病原菌并同内镜针对病因的快速治疗效果和根除率.方法:内镜快速诊治消化性溃疡的一次完成法,首选胃窦黏膜内和溃疡白厚苔的活检.测l min尿素酶(one minrteureasetest,1 minUT),黏膜涂片快速中性红染色检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海曼螺杆菌(Helicobacterheilmannil,Hh)及白苔中的真菌(fungi)等病原菌(etiologicmicrobes),在内镜诊察胃腔黏膜病变的2-3 min内,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病原体(microorganism)感染信息就已确诊.针对病因的内镜快速治疗:(1)胃窦、体、底黏膜内注射3联或5联抑菌治疗;(2)溃疡边缘内的抑酸、促溃疡愈合及杀真菌的黏膜内注射治疗.两种局部治疗皆7 d,1次,直到PU愈合为内镜S期,HP,Hh,fungi清除为止.全身系统治疗:(1)国际PPI,三联或四联bid×7 d口服;(2)静脉三联3-5 d;(3)对fungi性PU(ketoconazole 200 mg,qd×10 d口服);(4)巩固治疗,于7d后进行(omeprazole20mg or ranetidine300mg,qn×4wk口服),停止一切治疗1 mo后内镜复查,以判定病原菌的根除率.用内镜诊治一次完成法共诊治PU 1284例为研究对象.结果:按快速诊出PU病原菌及局部用药分为4组:Hp性PU,EGF组,(n=100);Hp性PU,用复方L-谷氨组(n=1082)Hh性PU组(n=70);Fungi-Hp双重感染性PU组(n=32).各组第1次均经内镜快速检出病原菌及针对病原同内镜治疗.对病原体胃窦、体、底黏膜内注射三联或五联抑菌治疗以及在溃疡周围黏膜内注射抑酸、抑菌、促溃疡愈合的三联治疗,皆7d/次.至PU愈合为内镜瘢痕治愈期(scarring stage,S).结果为PU平均2 wk治愈,愈合质量100%达内镜S期,病原菌根除率高达90.6-95.7%.复发率低到1.4-9.4%.结论:内镜快速检出消化性溃疡的病原菌并同内镜针对PU病原和促PU快速愈合的胃黏膜内局部抑菌、抑酸、促PU愈合的三联、五联剂等诊治PU技术,他是国内外目前治疗PU的最理想的好办法.显示出PU治愈快,仅10 d左右,愈合质量高,使PU 100%达到内镜S期,病原菌根除率高达90.6-95.7%,而PU的年复发率降低到1.4-94%等国际最高水平.
临床上牙髓塑化治疗一般疗程长、复诊次数多、费用较贵,患者不易接受,甚至少部分患者中途中断治疗而导致部分患牙拔除。为此我科人员近年来多采用牙髓塑化治疗一次完成法治疗牙髓病、根尖病,经随访288例,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现将几点应用体会报道如下。1 适应证的选择同普通牙髓塑化法相同。即:①牙髓类:各型牙髓炎(包括残髓)炎,临床检查无叩痛者。②牙髓坏死、坏疽,无临床症状者。③慢性根尖周炎(包括有瘘无瘘型)。无临床症状者。④急性牙槽脓肿,同时切开引流或已切开切口尚未愈合者,患者身体健康。2 疗效分析本组疗效判断标准分为两个级别。1级为成功:塑化后长期无症状、无咬合痛。2级为失败:塑化后出现残髓炎症状、咬合痛或形成新的瘘管或旧瘘管未能痊愈等。本组从1995~2000年经随访病例288例,方法是嘱患者每年复诊随访一次或有症状者随时复诊随访。经初步统计治疗情况如下:288例中1级疗效270例,占93.7%;2级疗效18例,占6.3%。失败病例中查某一根管内空虚,塑化不全占8例,其中6例重新塑化后转为1级疗效,2例改为根充后转为1级疗效;慢性瘘管2例,给予拔除处置;牙髓坏死的残冠一次塑化后引起急性根周炎发作4例,给予抗治疗后2例保存修复,2例拔除处置。
自1995年以来,我科采用一次性完成根管塑化术治疗牙髓坏死、坏疽及慢性根尖周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分析如下.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one appointment root canal therapy)的命名曾存在争议,有学者主张叫一治程根管治疗术,也有主张叫根管治疗一次完成法,或主张叫根管治疗术一次法.但我们认为叫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较为准确,因为现在我们做的一次性根管治疗是将根管治疗的全过程,即从开髓、拔髓、根管预备、根管清理和超声荡洗及根管充填在一次就诊的时间内一次性全部完成.能充分体现它的内涵和时效性,另外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其本质还是根管治疗术,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只不过是一次性完成的根管治疗而已.是否选择一次性根管充填可以参考患牙有无叩痛,根管预备情况,有无较充足时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