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时,发现长时间配合中药治疗(主要是随症加减六味地黄汤为主方药:山药、山芋、茯苓、泽泻、丹皮、熟地、女贞子、构杞子等)的患者,激素的副作用很少甚至无.
目的:观察加减六味地黄汤对多柔比星肾病大鼠的疗效及对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的理论依据.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组.正常对照组(10只)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1 ml,其余各组(各15只)均采用多柔比星5.5 mg· kg-1一次性尾静脉注射.1周后开始药物干预,治疗组每日灌胃9 g·kg-1加减六味地黄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持续8周.检测大鼠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采用放免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外周血清及肾组织匀浆中ET-1和NO的含量.结果: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组大鼠较模型对照组,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明显降低 (P<0.05),血清及肾组织中ET-1表达含量明显下降(P<0.05),NO表达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加减六味地黄汤能减少多柔比星肾病大鼠尿蛋白排泄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过度产生ET-1,并能使NO分泌增加有关.
循证医学证明六味地黄汤能缓解消渴(糖尿病)症状,延缓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的丧失,最近武汉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揭示中药黄芪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降低血糖的作用,科研人员分析指出,中药黄芪对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糖原合成酶活性、胰岛素受体底物活性、蛋白激酶B和蛋白激酶C活性,使骨骼肌细胞、心肌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水解增加,使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而发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