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技术已经发展成熟,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造影剂的大量使用使得造影剂导致的造影剂肾病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尽管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是很明确,造影剂使用剂量是急性肾功能不全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这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过程中造影剂用量的控制和计量提出了更精确的要求[1-2]。
目前,一种适用于医学影像增强检查的设备--造影用高压注射系统在血管造影、DSA、CT及MR等医学领域得到广泛使用.本文将对该产品技术进展、使用情况及在引进和使用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作一些介绍.
骨髓腔输液技术近几年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其在抢救危重症患者或成批伤员中效果明显。我院急诊科2010年8月—2014年7月应用 ZE-IO 骨髓腔注射系统抢救22例危重症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2例,男17例,女5例;年龄27岁~74岁,平均年龄45.5岁。煤矿砸伤、车祸、高处坠落等所致创伤性休克12例,心脏停搏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1例,子痫合并休克1例,大面积脑梗死合并休克1例,所有患者就诊时收缩压≤60 mm Hg。经胫骨近端穿刺骨髓腔输液20例,肱骨近端穿刺骨髓腔输液2例。
设计了无针安全注射器,进行实验并给出了相关参数.
在临床抢救过程中,能够安全、有效、及时、便捷、可靠地建立输液通道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基本要求,既往主要通过静脉通路给药.骨髓腔内输液(IO)是利用骨髓腔内丰富的血管网,将急救药物、液体迅速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以尽快建立静脉通路的操作技术.实验证明,外周静脉塌陷时,骨内静脉依然保持开放,且有较大通透性,此为骨髓内输液用药提供了解剖基础.加之经此途径输注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级用药剂量与周围血管用药极为相似[1],能在静脉内使用的药物均可经骨髓腔内应用[2],目前尚无骨髓腔内用药禁忌的报道,从而为临床急救用药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替代途径[3].2012年5月我院急诊科引进了电动骨髓腔内注射系统(EZ-IO),已成功为62例危重患者实施了骨髓腔输液,现将操作流程和护理报告如下.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是利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体活性基因,通过高速粒子击穿和紫外线作用,在常温条件下能够实现快速干燥灭菌,适用于怕热、怕湿、具有微细管腔手术器械灭菌[1]。STERRAD100S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其灭菌剂采用卡匣式,组机主要由AC系统、真空系统、注射系统、控制系统、灭菌舱门以及等离子发生系统构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