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2002-08~2004-08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4 2~76岁,平均(61±10.8)岁.高血压病的诊断及分级均符合1999年WHO/ISH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急慢性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疾病等影响CRP水平的疾病.
本文旨在观察乌拉地尔复合利多卡因对全麻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总结如下.
目的:探讨脊髓背柱(DC)在躯体传入冲动对下丘脑室旁核(PVN)兴奋所致的心血管反应的抑制作用中的地位.方法:电刺激SD大鼠中枢核团PVN及对侧腓深神经(DPN),同时记录大鼠股动脉血压、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及心率(HR).急性损毁大鼠一侧背柱或损毁后存活5 d,观察DPN传入冲动对兴奋PVN诱发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及大鼠的痛反应、肌张力及屈肌反射等.结果:电刺激一侧PVN后,MAP升高,HR变化不一,以下降为主.刺激DPN对刺激PVN诱发的上述反应有抑制作用,MAP上升幅度由单独电刺激PVN时的(3.05±0.29)kPa降为(1.73±0.28)kPa,抑制百分比为43.29%.急性损毁右侧DC后,电刺激右侧或左侧DPN均能抑制刺激对侧PVN引起的升压效应,抑制百分比分别为38.64%和39.97%.左右侧DPN的抑制效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6只损毁DC后5 d的大鼠,电刺激右侧或左侧DPN也均能抑制刺激对侧PVN引起的升压反应,抑制百分比分别为33.87%和36.86%.左右侧DPN的抑制效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损毁DC后大鼠双侧后肢痛反应无明显改变.结论:DPN抑制中枢性升压反应的上行传导途径不通过脊髓背柱.
目的:探讨新生儿及小婴儿腹腔镜手术中,不同CO2气腹压力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腹腔镜手术患儿在全麻下,分别予以5mmHg和10mmHg气腹压力建立人工CO2气腹,并记录0、5和10mmHg气腹压下循环动力学指标.结果:气腹后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增高,并且随着气腹压的增高,心率、平均动脉也逐渐增高,但血氧饱和度数值在气腹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腹腔镜手术时在满足手术操作空间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气腹压力以减少对患儿循环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作为术前用药对小儿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30例颌面外科3~12岁患儿随机分为阿托品组(A组)和长托宁组(C组).分别于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2mg/kg,长托宁0.01mg/kg.全麻插管,记录术前用药前(T0)、术前用药后5min(T1)、插管时(T2)、插管后(min)T3、手术开始(T4)、手术开始10min (T5)、手术开始20min(T6)、手术结束拔管时(T7)8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值.结果:与T0比较,A组各时点HR 显著增高(P<0.05),MBP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HR 、MBP除插管时T2、拔管时T7较T0显著增高(P<0.05),其余各时点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A组与C组HR、MBP相比各时点指标都有显著增高(P<0.05).结论:长托宁具有一定的稳定心血管反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