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对慢性下腰痛患者腰屈曲活动度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65例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对照组(132例),采用超短波、调制中频电、推拿及功能训练治疗.Ⅱ组为针刀组(133例),采用小针刀,辅以封闭和功能训练,两组治疗前后均测量腰屈曲活动度,并采用改良的Oswestry腰痛问卷进行评分,以评定生存质量.结果:针刀组患者治疗后腰屈曲活动度明显改善且Oswestry腰痛问卷评分分值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随访10.85±5.74个月,针刀组疗效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结论:小针刀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下腰痛患者腰屈曲活动度及生存质量,且远期疗效稳定.
目的 探讨调脊通督法针刀松解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屈曲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针灸科且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48例,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针刀组46例,电针组45例.针刀组采用调脊通督针刀松解术治疗,每5天1次,1次为1个疗程;电针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4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并随访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后及随访后的腰屈曲活动度变化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腰屈曲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疗程后,两组腰屈曲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针刀组明显高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周后,针刀组复发率明显低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脊通督针刀疗法和电针疗法均对改善LDH患者腰屈曲活动度有一定效果,但针刀疗法提升幅度更优,能显著提升腰屈曲活动能力,且见效更快,疗效更佳,操作简便又省时,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探究针灸、推拿复位对慢性腰腿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间至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慢性腰腿疼痛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结果:中医组患者腰屈曲活动度明显高于西医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西医组患者VAS评分明显高于中医组,差异显著(P<0.05);中医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腰腿疼痛患者应用针灸+推拿复位的治疗方法能有效缓解疼痛感,提高腰屈曲活动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