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贤妻,甘做钱钟书的“全能保姆”杨绛原名杨季康,祖籍无锡,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是家中第四个女儿.她的父亲杨荫杭学养深厚.早年留日,受父亲启蒙,杨绛自幼喜爱读书.17岁高考时,这位女“学霸”的愿望是上清华外文系.但那一年清华大学没有招南方女生的名额,无奈,杨绛就上了苏州东吴大学.1932年,21岁的杨绛与朋友一起北上,杨绛毅然去了清华当借读生.母亲后来打趣说:“阿季的脚下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华.”
一株野草的编年史1990年出生的孩子,今年25岁.2002年7月,小学毕业,父母亲在小学校长一而再、再而三的"蛊惑"下,终于下定决心,要送我去县城读初中,因为"孩子喜欢读书,不能一辈子憋在山沟沟里".我至今清楚地记得,父亲把四处借来的8000元择校费小心地放在一个铝制的饭盒里,饭盒用破旧的蛇皮袋装好,捧在手心里,母亲一路握着父亲的手,全家一起挤着大巴车去县城的初中报名,那是一个下雨的清晨.城里的孩子,小学就学过英语,老师讲得飞快,而我还在艰难地学习 26个字母;无数个日日夜夜,几个要强的农村孩子,熬夜在厕所里默读课文、记背单词.第一个学期结束,我的成绩排在班级第一;第一个学年结束,我的成绩排在年级第一;随之而来的是,班主任将我的座位从后排"农村借读生聚居地"挪到了第一排,我也在第二学年成功当选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