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医用冲洗器应用功能单一,冲洗头互换性差,冲洗力不易掌握,给使用带来不便.结合临床需要,我科自主设计开发了一种多功能医用冲洗器,经临床使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制作本装置包括活塞推拉式针筒(50~ 100 ml)、医用“三通”、进液管各1个及各种冲洗头.医用“三通”由进液和出液单向橡胶阀芯及其旋钮帽组成.见图1.
由于各试剂生产厂家选择的缓冲液的种类和浓度以及样本/试剂体积比不同,加之不同生化分析仪比色杯光径的精密度和反应槽恒温性能的不同,使得血清酶常规检测系统之间的结果有差异。不同试剂生产厂家校准品的制备不同,以及校准品赋值过程的不同,更是加大了检测结果间的差异。为使血清酶定量测定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国际临床化学和医学实验室联盟(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IFCC)研究并建立多个酶学检测的参考方法,并研究开发参考物质等。但在大家都一味的强调这样的标准化的同时却忽略了校准品的互换性。著名的标准化专家 Miller 和参与 ERM470参考物质制备的Zegers 都提出了校准品互换性的重要性和目前仍存在的问题[1-2]。
目的 讨论临床检验量值溯源中被测量的定义和互换性问题,建立有效的参考溯源体系.方法 参阅大量的相关领域参考文献,研究被测量的定义(明确的量和尚不明确的量)、参考物质的互换性(影响因素、分析物、基质效应和改进方法)等问题.结果 与结论预建立有效的参考溯源体系,须首先对被测量进行清晰的定义.建立临床检验量值溯源还需要考虑互换性问题,尽量制备与实际样本基质接近的参考物质和选择分析特异性强的参考方法,同时对建立的溯源体系做互换性评估.
目的 探讨回归和多元分析在参考物质互换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院(CLSI) C53-A及相关文件,结合实际工作总的实例进行分析总结,应用回归分析和多元分析评价参考物质互换性.结果 用于参考物质互换性评价的回归方法有普通最小平方法(OLS)、戴明(Deming)和Passing-Bablock(PB),具体的实施可通过建立95%预测区间和标准差的倍数进行分析.多元统计主要适用于没有参考方法的多种方法比较.结论 临床实验室应该根据具体的互换性评价研究计划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
目的 探讨几种α-淀粉酶校准品和质控品是否具有互换性.方法 采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方法,测定20份血清和欲评测的校准品和质控品中的α-淀粉酶活性.结果 德赛校准品、和光校准品、朗道正常值校准品、朗道高值校准品、朗道正常值质控品、朗道高值质控品、和光正常值质控品、和光高值质控品以及2个批号的卫生部质控品具有互换性;其他3个批号的卫生部质控品不具有互换性.结论 使用德赛校准品和朗道质控品,和光校准品和和光质控品可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3个批号的卫生部质控品因不具有互换性,因此它们作为室间质量评价的物质是不合适的.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测定人血清与猪心提纯物中ALT结果的互换性,以便用猪心提取的ALT作为参考品.方法采用10种常用的ALT连续监测法(或试剂盒)及2种赖氏法试剂盒测定72份人血清及猪心提纯物中的ALT,以IFCC推荐的方法(不含磷酸吡哆醛)为基准,对其他11种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并对人血清及猪心提纯物中ALT的反应性进行比较.结果 11种方法与IFCC法间血清ALT测定值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接近1.0,截距接近0.提纯物在各连续监测法间均与人血清ALT反应性相近,具互换性.结论所提纯的ALT可作为酶制剂的参考品用于临床检测.
2013年9月美国《Clinical Chemistry》上刊登了2篇文章,一篇是杂志社论题为“互换性依然是问题”,由著名的标准化专家 Dr.Miller编写。另一篇是参与 ERM470参考物质制备的参与者Zegers写的,题为:“用作校准品的参考物质互换性的重要性,铜蓝蛋白的示例”。这是2篇对临床实验室追求患者结果一致性非常重要的文章[1-2]。
目的研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不同测定方法间人血清标本与纯化人红细胞c-AST结果的互换性. 方法采用八种常用的AST测定方法(试剂盒)测定99份血清标本及提纯AST, 以IFCC推荐的方法(不含磷酸吡哆醛)为基准,其它七种方法测定的血清AST值与之进行相关分析,并对血清AST及纯化人红细胞c-AST的反应性进行比较. 结果八种方法间血清AST测定值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按近1.0 ,截距接近0.提纯的c-AST在以上各方法间均与人血清AST反应性相近,具互换性;且提纯的c-AST测定值受辅基磷酸吡哆醛的影响较小.结论提纯的c-AST在各方法间与血清AST反应相似,可以作为AST参考品的酶制剂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
目的 评价人血清载脂蛋白A Ⅰ (apoA Ⅰ)国家二级标准物质[GBW(E) 090620]的互换性.方法 用迈瑞公司经美国华盛顿大学西北脂类研究实验室(NWLRL)标准化的试剂和中生北控公司apoA Ⅰ测定试剂分别组成的测量系统,对20份血清样本和GBW(E)090620进行测量,以标准化试剂测量结果为自变量,对中生北控试剂测量结果进行Deming回归,并计算95%预测区间和相对残差值.结果 GBW (E) 090620用中生北控试剂的测量结果落在95%预测区间内;相对残差值为-0.003,落在-2 ~2的区间内.结论 GBW(E) 090620在2个测量系统上与人血清样本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互换性是标准物质的一个特征属性,与互换性评价所用测量程序的分析性能、标准物质的定值方法、示值的不确定度水平、标准物质是否有互换性的判断依据相关.该文重点阐述影响标准物质互换性评价结果的一些重要因素及如何验证标准物质互换性的评价结果.
研究淀粉酶不同测定方法间人血清标本与人源性提纯酶测定结果的互换性.采用七种常用的淀粉酶测定方法测定80份血清标本及人源提纯酶Ap(从人胰瘘透析液提制)、Au(从人尿提制),以IFCC推荐方法(G)为基准,与其它六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对血清淀粉酶与人源提纯酶的反应性进行比较.结果:七种方法间血清淀粉酶测定值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接近1.0,截距接近0.用以上各方法测定Ap的反应性均与人血清淀粉酶相近,具互换性;Au在底物为麦芽庚糖的方法中与人血清淀粉酶的反应性相似,而在底物为麦芽三糖的方法中与人血清淀粉酶不同.结果表明,Ap在各方法间与血清内源性淀粉酶反应性相似,可以作为淀粉酶参考品的酶制剂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
目的 观察利用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工作组互换性评价更新方案评价总胆红素候选标准物质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实验当日1.9 ~ 273.8 μ.mol/L不同总胆红素浓度无溶血、乳糜的单人份血清25份,每个血清分成2份;采用IFCC参考方法和常规方法同时测量单人份血清和各待评价候选标准物质材料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采用IFCC工作组互换性评价更新方案评价8种不同来源的总胆红素候选标准物质材料的互换性.结果 采用血清总胆红素参考方法分别测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9184和GBW09185,测量结果分别为108.1 μmol/L和44.8 μmol/L;测量CFAS 10次,CV为0.55%.25份新鲜单人份血清参考方法的测量结果为1.9 ~ 273.8 μmol/L,常规方法的测量结果为2.1 ~312.6 μmol/L.8个待评价候选标准物质材料的参考方法的测量结果分别为32.3、53.9、139.4、89.6、229.2、72.2、22.8、99.2 μmol/L,常规方法的测量结果分别为37.4、64.4、159.8、100.5、187.5、87.5、26.8、113.8 μmol/L,常规方法结果偏移分别为15.8%、19.5%、14.6%、12.2%、-18.2%、21.2%、17.5%和14.7%.按IFCC方案以各样本常规方法与参考方法测量结果的均值为X轴、以常规方法与参考方法测量结果的偏移为Y轴绘制标准物质的互换性结果评价图,以WS/T 403-2012标准中血清总胆红素的5%允许偏移为临床预期需求判断8个候选标准材料的互换性,其中材料3、4、8有互换性,材料2、5、6无互换性,材料1和7需进一步研究.结论 依据IFCC工作组互换性评价更新方案可建立起一种新的能满足临床实验室预期要求的血清总胆红素候选标准物质材料的互换性评价方案.
目的 观察产品校准品不确定度水平对互换性评价结果的影响.方法 以总胆红素为例,评价A厂家产品校准品的互换性.建立测量血清总胆红素的参考测量程序和厂家测量系统;同时测量3.9~ 717.4 μmol/L 26份单人份血清和A厂家产品校准品;按目前我国市场上总胆红素产品校准品的不确定度水平(0.57%~10.0%),采用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互换性评价更新方案评价校准品不确定度水平对其互换性的影响.结果 建立的总胆红素参考测量程序测量GBW09184和GBW09185的结果分别为(108.1±1.8) μmol/L和(44.8±0.8) μmol/L;测量浓度为84.3 μ.mol/L的质控品10次,测量变异为0.55%.26份单人份血清,参考测量程序和厂家测量系统的测量结果分别为5.0 ~679.7 μmol/L和3.9~717.4μmol/L,A厂家产品校准品的测量结果分别为80.9和77.6lμrnol/L.按总胆红素产品校准品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1.0%、5.0%计算,A厂家产品校准品在2个相同测量程序间的互换性评价结果存在差异.结论 产品校准品的不确定度水平影响互换性评价结果.
目的研究γ-谷酰转肽酶(GGT)不同测定方法间人血清标本与提纯的猪肾皮质GGT结果的互换性.方法采用8种常用的GGT测定方法(或试剂盒)测定77份血清标本及本制品,以IFCC推荐的方法为基准,其它7种方法测定的血清GGT值与之进行回归分析,并对血清GGT及由猪肾皮质提纯的GGT的反应性进行比较.结果 7种方法间血清GGT测定值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接近1.0,截距接近0.由猪肾皮质提纯的GGT在各动力学方法间均与人血清GGT反应性相近,具互换性.结论猪肾皮质提纯的GGT可以作为GGT参考品的酶制剂用于临床检测.
目的:研究本室所提酶制品的互换性、影响因素及应用方法. 方法:采用数种常用的酶测定法(或试剂盒)测定多份血清及本室所提酶制品,以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方法为基准,对其他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并对血清及本室酶制品的反应性进行比较,对不具互换性的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本室所提酶制品除在个别方法间不具互换性外,大多具有互换性. 结论:本室所提酶制品具备互换性,可作为酶参考品应用于临床.
20多年前,国内开始关注基质效应在检验准确性中的意义.目前国内使用的定标品及质控品多是由纯品水溶液制备,由于其基体同血样基体存在差异,纯水溶液中缺少血样中存在的小分子、脂类等成分,导致测试结果与实际结果产生偏差.这种检测成分以外的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即基质效应[1].本院在实验过程中也对基质效应进行了探讨.
目的 通过在临床实验室使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校准品,寻求血清酶测定标准化的新途径.方法 以乳酸脱氢酶(LDH)为例,收集混合血清,由4家酶学参考实验室联合赋值,制备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参考物质.参加试验的8个实验室先使用自己的校准品,在校准通过后,将高中低3个水平的血清样本和参考物质各测定3次,记录检验结果;再使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参考物质作为校准品校准后,重复测定高中低3个水平的血清样本和参考物质各3次,记录检验结果.计算8家实验室在使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参考物质作为校准品校准前后,参考物质检测结果与靶值的偏倚和高中低3个水平的血清样本LDH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结果 使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参考物质参后,参考物质检测结果与靶值的偏倚由6.80%降到1.40%;高中低3个水平的血清样本LDH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由11.41%,9.93%和9.87%降到了4.13%,3.55%和3.80%.结论 在临床实验室使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参考物质作校准品,能大大降低实验室间结果的正确度和精密度,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各个实验室各设备间结果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室间质量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质量控制工具,可以帮助临床实验室发现检验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促使实验室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检测质量。传统的室间质量评价样品具有一定的基质效应,需要对方法进行分组才能确定靶值。理想的室间质量评价使用具有互换性的样品,具有与患者样品一样的性质,在不同测量程序上的结果具有一致性,通过参考系统建立靶值,可以用来评估与参考系统或指定的比对方法的正确度。在数据统计分析时,可以使用能更真实地反映实验室之间检测结果变异性的稳健统计方法,并采用合适的标准对结果进行评价。如果出现不合格结果,需进行彻底调查,系统地评估检测过程中的每一个方面,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如果项目没有开展正式的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应使用替代性评估程序对这些试验进行性能评估。
生物类似药是继原研生物制品之后进入市场,在安全性、纯度和效价上与原研生物制品具有高度相似性的新药物.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在生物类似物制品注册审批政策的制定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促进全球的协调一致也发布了生物类似药审评指导原则.最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依据美国国会2009年通过的“生物制品价格竞争与创新(Biologics Price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BPCI)法案”也被授权审批生物类似药.BPCI法案随后于2010年3月23日生效.为了听取民众对于生物类似药注册审批政策的意见,FDA于2010年11月2-3日举行了一场公众听证会.随后,FDA为了生物类似药的审批,成立了生物类似药审查委员会(BRC)专门负责生物类似药开发相关的科学问题,以及注册审批相关指南的制定.FDA于2012年2月9日颁布了3项生物类似药的指导原则草案(科学目的、关键质量指标、以及问题与解答),这些草案的颁布有2个目的:(1)首先,帮助开发商证明仿制生物类似药的生物相似性,并依据公共健康服务(PHS)法案第351(k)款提交上市申请;(2)其次,充分表达FDA在生物类似药开发与注册审批指导原则制定方面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