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毒素大肠杆菌】相关文献(6)
  • 共表达ETEC CFA/Ⅰ、CS6福氏痢疾减毒株与单独表达CFA/Ⅰ及CS6混合疫苗株的免疫原性比较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04年3期

    目的以减毒志贺菌为载体,研制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ETEC)多价疫苗可以有效防治细菌性腹泻. 方法以共表达肠毒素大肠杆菌定居因子CFA/Ⅰ和CS6的重组减毒福氏痢疾疫苗株FWL01(pZCF16)和两种混合的表达CFA/Ⅰ的FWL01(pZHY21)和表达CS6的FWL01(pZLG6)减毒福氏痢疾疫苗株,分别以同等剂量口服免疫BALB/c小鼠,比较二者肠毒素大肠杆菌定居因子的免疫效果. 结果免疫BALB/c小鼠全部产生了抗CFA/Ⅰ和CS6的特异性血清抗体IgG和分泌型抗体sIgA,共表达CFA/Ⅰ、CS6的减毒福氏痢疾菌FWL01(pZCF16)的免疫原性与混合的FWL01(pZHY21) 和FWL01(pZLG6) 相似或稍高. 结论在同一菌株可以表达多种菌毛,构建ETEC多价疫苗有效可行.

    肠毒素大肠杆菌 CFA/Ⅰ CS6 福氏志贺菌 免疫
  • 肠毒素大肠杆菌攻毒小鼠模型的建立以及疫苗候选株保护效果的评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A 2006年28期

    目的:建立肠毒素大肠杆菌攻毒小鼠模型以及应用模型对疫苗候选株免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通过鼻饲半数致死量(LD50)肠毒素大肠杆菌E44813,E44815和E11881A观察小鼠肺病理学变化、肺部细菌清除情况变化,建立肠毒素大肠杆菌鼻饲小鼠模型;应用鼻饲小鼠模型观察疫苗候选株FE1,FE3,FE6保护.结果:鼻饲LD50剂量肠毒素大肠杆菌小鼠的病理特征是肺组织存在大量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为多病灶支气管肺炎,肺部细菌清除缓慢,至第7天仍能检测到105数量级的细菌.应用疫苗候选株免疫后进行攻毒,小鼠没有发病和死亡,病理特征主要是淋巴细胞少量增多,肺部细菌清除迅速,至第7天已检测不到细菌,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0 CFU/g vs6.2×105,5.4×105,2.3×105CFU/g,P<0.05).结论:肠毒素大肠杆菌鼻饲小鼠模型能够为疫苗筛选和评价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也证实了疫苗候选株FE1,FE3,FE6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肠毒素大肠杆菌 攻毒实验 小鼠模型 疫苗菌株 保护效果
  • 肠毒素大肠杆菌定居因子CS6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04年3期

    目的:构建表达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定居因子CS6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高效表达.方法: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含有CS6基因的质粒pMG233用限制性内切酶ClaⅠ酶切,得到长约3.1 kb的CS6片段(含有CS6结构基因及调控基因的DNA片段);并与用限制性内切酶ClaⅠ酶切的表达载体质粒pBV321连接,得到含有CS6片段的重组质粒pMG235,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结果:SDS-PAGE、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观察的结果表明,重组菌DH5α/pMG235可高效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14 600的CS6抗原蛋白,并在重组菌表面表达,表达产物可被抗CS6多克隆抗体识别.结论:重组菌可稳定表达肠毒素大肠杆菌定居因子抗原CS6.

    肠毒素大肠杆菌 CS6 重组克隆 基因表达
  •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疫苗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A 2006年4期

    目的 观察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基因工程疫苗的抗原性效果,筛选有效的防治ETEC腹泻病基因工程疫苗株.方法 将表达ETEC抗原成分的重组质粒pZCF16和pZHY22分别转化入载体痢疾福氏2a菌株FWL01中,构成含不同ETEC抗原成分的工程疫苗株FE3和FE16.分别用FE3与FE16活菌和灭活菌制成的疫苗以同等剂量梯度,通过口服和鼻饲途径免疫小白鼠,经过一定时间检测2组小白鼠的免疫效果.结果 在免疫后的小白鼠血液中均产生了特异性抗IgG抗体,在活菌免疫组肠道内也产生了特异性分泌型抗体IgA;抗体IgG 1周后开始升高,且在8周后达到高峰.抗体IgA的产生规律与IgG相似.结论 肠毒素大肠杆菌载体菌苗FE3和FE16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作为多价疫苗的构建是有效的,从而为ETEC腹泻的特异性免疫防治提供了可能.

    肠毒素大肠杆菌 基因工程疫苗 免疫原性
  • 不同培养基对肠毒素大肠杆菌疫苗株产生茵毛的影响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STPCD CSCD AJ CA 2005年2期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培养基对疫苗株产生菌毛的影响,获得一种有利于细菌生长和菌毛产生,而且费用低廉的培养基.方法通过测定培养物的密度,观察疫苗菌株的生长规律,用斑点ELJSA和全菌ELIsA检测菌毛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LB培养基既有利于疫苗株的生长,又有利于细菌菌毛的表达.结论LB培养基可以用于疫苗株中试和大规模培养.

    肠毒素大肠杆菌 疫苗株 培养基 斑点ELISA 菌毛
  • 肠毒素大肠杆菌疫苗研究进展

    肠毒素大肠杆菌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婴幼儿及到这些国家旅游者腹泻的主要致病菌.致病机制是由ETEC表面的菌毛定居因子和肠毒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在研制和评价预防ETEC腹泻的候选菌苗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对已研制的和正在研制的ETEC疫苗进行了概述,其中包括早期的亚单位疫苗、载体疫苗、减毒活菌苗、DNA疫苗和植物疫苗等.

    肠毒素大肠杆菌 定居因子抗原 肠毒素 疫苗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