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某些工业生产环境(如发酵工业和废水处理)以及人和动物体内外,绝大多数细菌是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的表面,以生物膜(biofilm, BF)方式生长,而不是以浮游(planktonic) 方式生长.BF是细菌在物体表面形成的高度组织化的多细胞结构,同一菌株的BF细菌和浮游生长细菌具有不同的特性.虽然人类第一次借助显微镜观察到的是人牙菌斑BF细菌,但多年来经典细菌学主要是研究浮游生长的细菌,而忽视了对BF细菌的研究[1,2].
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 BF)是细菌吸附于生物材料或机体腔道表面分泌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蛋白等物质,将自身包裹于其中而形成的膜样复合物.研究表明,BF不仅是生物材料相关感染(Biomaterial assocciated infections)的主要原因,也是某些反复发作难治性呼吸道感染又称生物膜病(Bacterial Biofilm Diseases)的致病因素[1,2].加之BF中的细菌在形态结构,理化特性,对抗菌药敏感性及致病性等方面与普通浮游生长的细菌有显著的不同,更由于BF所致的各种感染使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因此,近年来有关细菌生物膜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其中以生物膜与相关感染关系及预防对策的研究更为引人注目.本文就此作一概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