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于较大的切口疝,传统的修补方法不仅困难,复发率也高.2002年4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平面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对疝环直径》5 cm及10 cm的大、巨大切口疝[1]3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补片无张力修补术(Lichtensein 手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方法.我院自 2001 年 2 月至 2004 年 2 月采用此手术治疗 40 例腹股沟疝,现介绍如下.
我们于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对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膜前间隙Modifed kugel 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创伤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其中男79例,女41例,年龄20~76岁,腹股沟疝中单侧斜疝48例,单侧直疝52例,双侧斜疝12例,双侧直疝8例.
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因其疼痛轻,复发率低等优势,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疝修补术,成为腹壁疝修补术的主流.但在临床实验中,对补片修补术是否放置引流,仍存在争议.对此,我们回顾分析2年多来我院所做的腹壁疝中的白线疝、切口疝、脐疝患者的资料,患者术中应用负压引流球,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9例,治疗组20例,男性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42.6岁;其中切口疝6例,白线疝4例,脐疝10例.对照组19例,男性6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6.2岁;其中切口疝5例,白线疝5例,脐疝9例.患者均无手术禁忌症,术前经CT检查,证实切口疝、白线疝的疝囊约5 cm,脐疝的疝囊约10 cm,腹壁疝环直径<3 cm的类圆形缺损.
目的总结113例老年人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83例采用传统的Bassini、Mc Vay法等术式,48例采用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对手术方法、麻醉方法、手术时机,并发症和复发率进行观察.结果 1例嵌顿疝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术后3d死于心力衰渴;6例出现术后血压过高,肺部感染等疾病,其中5例为非局麻手术;5例术后出现急性尿潴留,均为硬膜外麻醉;2例术后阴囊血肿;7例切口感染;5例复发,全部采用的是传统的加强后壁疝修补术式;复发时间最短8mo、最长4a.结论老年患者应在局麻下尽早手术,避免绞窄,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治愈率.提倡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