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儿量品行障碍少年儿童品行障碍是指在少年儿童中反复持久地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行为问题,包括反社会性和攻击对立性品德行为。较之儿童普通的调皮捣蛋或少年的逆反行为更为严重,品行障碍的特征过分好斗或霸道、残忍地对待动物或他人、严重破坏财物;纵火;偷窃;反复说谎;逃学或离家出走;过分频繁地大发雷霆;对抗性挑衅行为,长期的严重违拗。
幼儿期是人的品德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解城市幼儿的品德发展现状,探讨实施家园一致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更好地促进幼儿品德发展,1999年4月以问卷方法在济南市经二路幼儿园对大中小班幼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1 对象与方法1999年4月选择济南市经二路幼儿园,抽取大班36名、中班35名、小班22名幼儿及家长为调查对象.由家长完成幼儿品德行为习惯发展状况调查量表.调查量表依据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制定的<中国幼儿行为调查干预量表>编制,按好、中、差标准分级.
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被人们称赞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今天,教师的职责已不只限于对学生传播各种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要成为学生心灵世界的开拓者和品德行为的塑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