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病理生理学】相关文献(3)
  • 胆石症不同中医证型血液流变学检测意义

    《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BST 2002年2期

    目的:观察胆石症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将45例胆石症患者辨证分为3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肝郁气滞型高切变率、中切变率、低切变率、红细胞压积、血沉等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肝胆湿热型和肝郁脾虚型中切变率、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肝胆湿热型血沉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说明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是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病理基础.

    胆结石/病理生理学 血液流变学 辨证分型
  • 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内源性β一葡糖醛酸酶活性与胆红素结石的关系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STPCD CA 2001年9期

    0 引言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我国常见[1],而胆红素结石也是常见疾病[2].近来研究证实,内源性p-葡糖醛酸酶(β-6)在胆红素结石发病中起重要作用[3,4],我们应用ELISA法测定了28例丙肝病毒感染者及36例健康人血清内源性β-G含量,以探讨HCV感染与胆红素结石发病的关系.

    肝炎 丙型/血液 葡糖醛酸酶/血液 胆结石/病理生理学 胆红素
  • 中药胆胰和胃冲剂对胆道内成石因素的影响和预防术后复发的效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1999年2期

    目的研究中药胆胰和胃冲剂对胆道内环境成石因素的影响,并观察其预防术后胆石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Ⅰ组应用自制中药胆胰和胃冲剂(由柴胡、金钱草、大黄,黄芩等11味中药组成),选择胆道手术后胆道置管引流患者36例,服该冲剂者22例为服药组,不服药14例为对照组. 动态观察服药前后引流胆汁组分的变化,另设15例服药,10例对照,观察胆汁中氧自由基的变化,从多因素研究该冲剂对胆道内环境成石胆汁的影响. Ⅱ组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取净结石患者224例,分2组,服药组130例,不服药对照组114例,随访1a~8a,观察胆石复发情况.结果Ⅰ组:服药组22例,胆汁中胆酸显著增高(mg/L,779±536→957±788),胆红素,粘蛋白显著降低(分别由μmol/L,555±272→376±206;mg/L,160±58→142±41,P<0.01). 对照组无变化. 服药组胆汁组分胆酸∶胆固醇(服药前779±536∶877±588,后957±790∶850±457);胆酸∶胆红素的比值(服药前779±536∶555±272,后957±790∶372±206),均呈动态升高(P<0.01). Ⅲ组15例,对照分组10例,检查胆汁中O与SOD,服药分组O低于服药前(8814→3930);SOD显著增高(95→142),两分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 Ⅲ组肝胆管结石术后服药组130例,胆石复发者5例(3.8%),对照组114例,胆石复发者31例(27.2%,P<0.01).结论中药胆胰和胃冲剂对调节和改善胆道内环境,逆转成石胆汁有显著影响,对预防胆石形成有良好功效.

    胆结石/治疗 胆结石/病因学 胆结石/病理生理学 胆胰和胃冲剂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