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复制多梗塞性痴呆(MID)大鼠模型,探讨乌龙丹对多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血液粘度、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乌龙丹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血液粘度、NO、ET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全血粘度显著升高,血浆ET含量和ET/NO增高,NO则下降;给药组大鼠全血粘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浆ET、NO含量及ET/NO与模型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液粘度升高,血管及神经细胞等分泌的ET、NO失调参与了多梗塞性痴呆病理发展过程,且相互影响.乌龙丹对多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血液粘度升高、NO和ET分泌异常有对抗和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血液动力学在多发脑梗塞性痴呆患者针刺治疗中的变化.方法:将研究纳入病例76例随即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以补下清上,调神益智为治疗原则,配穴组方,针刺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将资料完整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针刺治疗组血脂、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参数发生显著改变,部分参数变化优于对照组.结论:说明针刺可有效调节多发脑梗塞痴呆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状态.
目的:研究CI、MID患者血清、CSF中NSE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CI、MID患者的血清、CSF中NSE含量.患者智能水平采用MMSE测定.结果:NSE浓度在CI急性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I恢复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MID组低于对照组(P<0.05).NSE与MMSE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NSE可动态反应CI、MID患者脑组织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