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随朋友一起去了趟北京的密云水库,这个地方真是美!那湖够大,水够清,山够绿.参观完密云水库,直接就奔朋友开的农家乐去吃午饭.一走进她家的院子,顿时让我们兴奋不已,好多种瓜在我们头顶上方的瓜架上挂着,西葫芦、丝瓜、南瓜、葫芦瓜、瓠子、黄瓜等;当我们来到后院的时候更是惊讶,眼前是一大片的紫苏叶.采摘下一片紫苏叶,放在鼻尖上深深一闻,那个幽香真是让人难忘!在中国,紫苏是常用中药.传统中医认为,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它的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祛痰的功能.
5例患者均为同一家庭成员,女4例、男1例,年龄38~88岁,5人于6 h前在家中晚餐时进食苦葫芦瓜馅饺子,餐后3 h左右相继出现腹部隐痛、绞痛且逐渐加重,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排泄物为水样便,无脓血,同时伴有头晕、乏力、心跳加速.因症状加重6 h后就诊.查体:患者均神志清,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收缩压90~120 mmHg,舒张压60~90 mmHg,脉搏均>100次/min,呼吸>23次/min,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腹部平软,全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活跃.诊断:苦葫芦瓜中毒.立即给予口服催吐、洗胃、静脉补液等治疗.1 h后5例患者症状逐渐缓解,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1999年9月6日,龙岩市某托老院发生一起食物中毒.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患者临床症状分析,原因为葫芦瓜所致.有关葫芦瓜引起的中毒报道较为少见,为了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避免类似中毒的发生,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2000年6月初,青岛市崂山区某建设工地民工中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由于当事人隐瞒事实真相,被新闻媒体披露后,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卫生监督部门几经周折,5d后才查清中毒的有关情况.
2003年8月19日,烟台开发区居民姜某一家3人食用苦葫芦瓜均发生中毒.在排除细菌性食物中毒后,确认这起中毒是由苦葫芦瓜中糖苷毒素所引起.
2007年8月17日,莱州市某工厂发现7例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认定是1起食用葫芦瓜引起的食物中毒.
营养汤葫芦瓜滚鱼汤原料:葫芦瓜1个(重约400g),黑鲫鱼1条(重约300g),姜1片拍松,冲菜1片,油、盐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