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客观评估苗族与汉族健康人群舌诊、面诊、脉诊图像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运用DKF-Ⅱ型中医舌、面诊数字化检测系统及SMART脉象采集系统采集贵州苗族与江苏汉族健康人群(各429名)的舌诊、面诊、脉诊的图像,并进行参数分析.统计分析用t检验方法.结果:面诊参数比较,苗族人群的红色指数、黑色指数及面色总指数显著高于汉族人群(P<0.05).舌诊参数比较,苗族人群润燥特征值、腐腻特征值显著高于汉族人群(P<0.05).脉图参数比较,苗族人群脉图参数h1、h4、h5、h3/h1、h5/h1、w/t值显著高于汉族人群(P<0.05).结论:不同环境、不同民族对中医望诊和脉诊特征变化有一定影响,这可以作为汉族人与苗族人表型差异的有效指征,为不同民族的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宫颈癌在世界范围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尽管目前常用液基细胞学方法对于检测无自觉症状妇女的早期病变非常有效,但由于人为的因素以及某些良性病变可以模拟宫颈上皮肿瘤(包括宫颈萎缩和鳞状上皮化生)等原因,会造成部分病例的遗漏和误诊.所以需要更多的客观参数来判断细胞涂片中的鳞状上皮内病变和组织切片中宫颈上皮内瘤.
目的 调查麻风病人营养状况,探讨营养客观参数和麻风的关系.方法 应用客观参数(人体测量和血液生化参数)对60例长期住院老年晚期麻风病人进行了营养状态的评估.结果 除体质指数(BMI)外(χ~2=4.778,P=0.029),营养不足风险发生率和对照组相仿.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营养不足危险的发生率分别是8.47%、11.67%、11.67%、16.67%、20%、3.33%、21.66%、18.33%和10%.所有客观参数两两间的相关性明显差异主要集中在BMI、TSF、上臂围和ALB之间.除了身高(BH)和TC,性别、麻风型别、住院期和麻风畸残度和所有的营养参数无关.年龄和溃疡程度与BMI、TSF、Hb、ALB和 PALB有明显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人营养不足发生率并不高.由于老年晚期麻风一些固有特征,客观参数不能单独适应,而其间的线性相关性,可综合评价营养状态并进行趋势分析.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属于祖国医学"血瘀证"的范畴.文献报道显示[1,2],微循环状态检测可以做为血瘀证判断的客观参数.为了解恶性肿瘤患者机体的微循环状态及微循环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恶性肿瘤与血瘀证的关系,自1991年8月开始,我们对住院治疗的161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进行了检测.
1980年以来,肩部等速肌力测量的应用明显增多,应用此技术可以测得一些客观参数(肌力和ROM),从而用于评定关节功能和疗效.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嗓音客观检测参数在性别中的差异性,指导嗓音多参数评估模型的建立.方法声样采自153例嗓音障碍患者和80名嗓音正常者.客观检测采用Dr.speech for windows嗓音评估软件,在长元音/α:/上检测下列参数: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基频标准差(F0SD)、最大基频、最小基频、标准化噪声能量(NNE)、谐噪比(HNR)、信噪比(SNR)和最大发声时间(MPT).主观听感知评估参数采用日本言语语音学会声音嘶哑评估GRBAS系统中的总嘶哑度(grade,G)4级评估标准.结果参数F0、F0SD、最大基频、最小基频、NNE和MPT检测值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女性的F0、F0SD、最大基频、最小基频值高于男性,而男性的NNE和MPT值高于女性;参数jitter、shimmer、HNR和SNR的检测值在男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嗓音的客观检测参数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应按不同性别分别建立嗓音的客观多参数评估模式.
嗓音异常是患者就诊于嗓音门诊的主要原因,通过听觉判断嗓音质量是临床上最占老、最普遍用于诊断嗓音疾病和判断治疗效果的方法.嗓音的主观听感知分析也被国际上用来作为检验嗓音客观检测有效性的参考方法.在目前缺少病理性嗓音发生机制模式或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嗓音的客观参数如声学参数、空气动力学参数和生理学参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只能以嗓音的主观听感知评估结果作为参考来检验.因此,嗓音主观听感知评估方法的研究就成为嗓音分析的重点和中心问题.
20世纪40年代氮芥(NH2)和叶酸拮抗剂氨喋呤钠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获得短暂缓解,揭开了化疗的序幕,"经典"化疗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特别是近20年已取得很大的长进,并获得可喜的成果,已能治愈70%~80%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Ⅲ~Ⅳ期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然而,目前的化疗要再进一步提高疗效非常困难,尤其是经常出现的一些尚难解释的问题,这就是,若干患"同样类型"的白血病,同一化疗方案,同样的化疗药物,甚至相同的药物剂量,却产生完全不同的临床效应——疗效和毒副作用,因此,近几年提出对每一个不同个体的白血病患者,在用同一个总体方案下,采用同一药物的不同衍化物或同一药物取不同的剂量、不同的施药时间和施药方式,不同的辅助治疗和不同的支持治疗,这就是化疗个体化.以往的化疗个体化基本上都是"经验性"的,很少或基本上没有可靠的客观参数.近5~6年来正在逐步探索化疗个体化的理论依据和可参照的客观参数.
临床上针刺得气的判断多依靠主观感觉,本文从针刺得气后腧穴局部和远离腧穴部位的各种变化以及电针参数和针刺手法等四个方面,总结了近十年有关得气的客观研究情况,提出了运用客观参数来替代主观感觉判断得气的方法,有益于针刺治疗法规被更广泛、规范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