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目仁油】相关文献(8)
  • 椒目中提取仁油的3种方法比较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STPCD CA 2007年3期

    目的: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即压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化学法提取椒目仁油,比较和选择最佳工艺,评价适于工业化生产的可能途径和较理想的方法.方法:采用传统压榨技术、超临界C02流体萃取仪和化学试剂(石油醚、甲醇、乙醚、丙酮等)萃取等提取椒目仁油,观测各方法提油的收油率、α-亚麻酸含量等指标.结果:①传统压榨法简便易行,适于工业化生产,压榨工艺生产的椒目仁油符合Q/HZCY001-1999企业标准.②该混合油脂的出油率达到25%;其中饱和脂肪酸约占10%,不饱和脂肪酸80%(α-亚麻酸和亚油酸各约含30%左右),不饱合脂肪酸的转移率达到20%,其他成分占10%,且不含芥酸.③经比较研究证实适于工业化生产椒目仁油的方法依次是压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化学萃取法.结论:椒目的确可用作新的木本油脂资源,压榨技术是其较理想的工业化生产方法.油脂中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80%,对于进一步开发新型食用保健植物油,特别是精制α-亚麻酸和亚油酸等人体必需营养素和研制保健或治疗新药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椒目 α-亚麻酸 椒目仁油 不饱和脂肪酸
  • 椒目及椒目仁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测定研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STPCD AJ CA 2014年20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椒目及椒目仁油中α-亚麻酸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用固定相为Kromasil C 18柱(250 mn×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溶液(90:10),检测波长为205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25℃,进样量:10 μL,测定椒目及椒目仁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结果:α-亚麻酸在(22~500)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5批椒目和椒目仁油中α-亚麻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56%,32.7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7%,98.97%.结论:所建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良好,可有效的控制椒目及椒目仁油的质量.

    椒目 椒目仁油 HPLC法 α-亚麻酸
  • 椒目仁油的成分分析及对家兔高血脂模型的影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STPCD AJ CA 2011年8期

    目的:分析椒目仁油的成分及探讨其对家兔高血脂模型的影响;方法:①采用 GC-Ms 分析椒目仁油的成分;②建立家兔高血脂模型后,以CH、TG、HDL-C及血液粘度为检测指标,比较椒目仁油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果:①椒目仁油的主要成分是α-亚麻酸酯与亚油酸等,总相对含量为71.34%;②每个椒目仁油组与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均能明显降低CH(P<0.01)、TG(P<0.01)、血液粘度(P<0.01)以及明显升高HDL-C(P<0.01).其剂量效果是椒目仁油25mg/kg 组<50mg/kg 组<100mg/kg组,其时间果是用药后第2周<第4周<第6周;结论:椒目仁油调节血脂的作用主要依赖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即α-亚麻酸与亚油酸,其调节血脂的效果随着椒目仁油剂量的增加而加强,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加强.

    气-质联用仪 椒目仁油 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
  • 椒莪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的建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STPCD AJ CA 2012年4期

    目的:将椒莪油制成脂质体,优选制备工艺,建立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椒莪脂质体,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HPLC、GC建立其质量标准.结果:最佳处方为卵磷脂:胆固醇7∶ 1,卵磷脂:油3.5∶1;HPLC法测定脂质体中莪术油的含量,建立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4958X+16795,r=0.9996;椒目仁油的测定方法同前文报道.得到的脂质体形态均一,包封率在75%左右.结论:建立的制备工艺简单,便于操作;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均符合要求.

    莪术油 椒目仁油 脂质体 制备工艺
  • GC法测定椒目仁油中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

    《中成药》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2011年8期

    目的 建立测定椒目仁油中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的方法.方法 采用十四酸作为内标物,使用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将椒目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化,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椒目仁油中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结果 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浓度分别在0.92 ~13.60 mg/mL(r =0.999 9)、1.15 ~16.96 mg/mL(r =0.999 9)、2.02~29.94 mg/mL(r =0.999 9)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及RSD值分别为98.34%与0.26%、98.43%与0.56%、98.35%与0.43%(n=6);3批椒目仁油中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9.25%、27.22%、33.26%.结论 本方法简便易行,准确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因此,可以作为椒目仁油的质量控制方法.

    椒目 椒目仁油 油酸 亚油酸 α-亚麻酸 气相色谱法
  • 椒目仁油与5种食用油中5种脂肪酸的含量比较

    《中国药房》 CSTPCD 北大核心 2012年47期

    目的:建立测定椒目仁油与紫苏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山茶油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与α-亚麻酸含量的方法,并对上述6种植物油中5种脂肪酸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十四酸作为内标,先甲酯化脂肪酸,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5种脂肪酸的含量.色谱柱为涂布浓度15%丁二酸二乙二醇聚酯的不锈钢填充柱(2 000 mm×3 mm),柱温为180℃,进样口温度为300℃,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320℃,载气为高纯氮,流量为40 mL·min-1,不分流进样.结果:6种植物油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及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椒目仁油中分别为10.79%、2.93%、19.36%、27.73%、31.61%、78.70%,紫苏油中分别为7.74%、4.29%、17.04%、10.34%、58.64%、86.02%,花生油中分别为4.10%、3.59%、41.92%、32.21%、0.24%、74.37%,菜籽油中分别为2.52%、1.51%、22.88%、41.76%、8.03%、72.67%,大豆油中分别为13.84%、4.98%、19.32%、45.12%、6.28%、70.72%,山茶油中分别为5.17%、3.75%、37.46%、3.82%、0.26%、41.54%.结论:椒目仁油与其余几种油比较具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来源丰富、制作简单、价格便宜等优点,可以作为补充脂肪酸的来源.

    椒目仁油 植物油 棕榈酸 硬脂酸 油酸 亚油酸 α-亚麻酸 气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尿素包合法提高椒目仁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研究

    目的:应用尿素包合法提高韩城产椒目仁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方法:采用正交实验筛选椒目仁油的主要有效成分α-亚麻酸的尿素包合富集工艺.结果:经过实验得出最佳的包合反应条件为脂肪油:尿素:乙醇=1:3:9,溶解尿素的温度为60℃,-10℃包和12h,可以使椒目仁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从29.32%提高到51.76%.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可以为新药开发与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椒目仁油 α-亚麻酸 尿素包合法 正交实验设计
  • GC测椒目仁油中α-亚麻酸

    《中国新医药》 2003年10期

    目的建立椒目仁油中α-亚麻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将样品酯化后检测其中的α-亚麻酸的含量;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测得椒目仁油中α-亚麻酸的平均含量为70.47%,精密度RSD=2.7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6%,RSD=3.62%;结论椒目仁油中含有较多的α-亚麻酸,是一种极待开发利用的油脂资源.

    α-亚麻酸 椒目仁油 气相色谱法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