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青颗粒】相关文献(3)
  • 基于Pink-1/Parkin信号通路补青颗粒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7年14期

    目的:探讨补青颗粒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HLE)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LE细胞,空白组将HLE细胞在正常培养液中培养48 h,模型组在空白组培养液中添加30 mmol·L-葡萄糖,实验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加入不同含药血清刺激培养48 h.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的HLE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Pink-1,Parkin,p62蛋白表达.结果:CCK-8法结果显示模型组较空白组HLE细胞增殖活力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杞菊组与补青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细胞增殖活力均降低(P<0.01);与杞菊组比较,补青颗粒中剂量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P<0.01);补青颗粒不同剂量组间比较,补青颗粒中剂量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ink-1,Parkin,p62蛋白主要在细胞胞浆表达,细胞核内亦有少量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ink-1,Parkin表达增加(P<0.01),p62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杞菊组与补青颗粒中剂量组Pink-1,Parkin表达增加(P<0.01),p62表达降低(P<0.01);与杞菊组比较,补青颗粒中剂量组Pink-1,Parkin表达增加(P<0.01,P<0.05),p62表达降低(P<0.01).结论:补青颗粒对高糖诱导的HLE细胞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有显著影响,线粒体自噬的改变可能是补青颗粒改善白内障发病的机制之一.

    补青颗粒 晶状体上皮细胞 高糖 Pink-1/Parkin通路 线粒体自噬
  • 补青颗粒防治大鼠D-乳糖性白内障的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3年13期

    目的:观察补青颗粒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的防治作用.方法:用SD大鼠复制半乳糖白内障模型.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无特殊处理;模型对照组每日ip注射50% D-半乳糖溶液(10g·kg-1),连续15d,制成白内障动物模型;阳性对照组同模型组处理的同时每天给予障眼明片混悬液0.02g·kg-1 ig至实验结束;补青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处理同模型组且每天分别给予0.8,0.4,0.2 g·kg-1的剂量ig至实验结束.分别记录实验前及造模起第3,7,14天晶状体的混浊程度,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晶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对照组晶状体始终透明,模型组第3天晶体开始发生混浊,补青颗粒3个剂量组晶体混浊的速度及程度在3,7,14天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SOD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补青颗粒具有较好的防治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的作用.

    补青颗粒 半乳糖性白内障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 补青颗粒成型工艺优化

    《中成药》 CSTPCD 北大核心 2018年8期

    目的 优化补青颗粒成型工艺.方法 以成型率、吸湿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乳糖、甘露醇、硫酸钙用量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成型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干膏粉与辅料用量比例1∶1.14,糊精、微晶纤维素、乳糖、甘露醇、硫酸钙用量比例0.5∶0.5∶0.02∶0.06∶0.06,乙醇体积分数75%,所得颗粒成型率、吸湿率分别为97.21%、8.8%.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靠,所选辅料合理可行,可用于补青颗粒成型工艺.

    补青颗粒 成型 正交试验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