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体】相关文献(4)
  • 红富士苹果优质果品生产树体改造12字方针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CSTPCD 2000年3期

    由于对新引进的红富士苹果品种的生长特性和品质发育规律研究缺乏系统性,导致以晚熟主栽品种富士为主的密植果园未能采取密管,果园郁闭,严重制约品质的提高,以提高果实品质为目标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尤其是根据红富士果实品质形成机理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高变矮、肥变瘦、直变平和长变短”的12字树体改造方针。(1)高变矮大多郁闭果园,枝头生长尤其是中心干生长势加强,造成树势上下失衡,鉴于此,首先应控制树高,采取重疏旺长枝,减少枝条数量,上移环剥口,强行促花,适度增加中心干枝头负载量,实施果压头的策略,不轻易回缩落头,一方面避免枝头重新返旺,另一方面保证树体改造过程中有一定数量的有效结果部位。(2)肥变瘦果园群体郁闭,取决于单株个体中大枝数量和每个大枝的体积,因此,树体改造的第1步则围绕减少大枝数量和控制单枝体积两方面入手,疏除中心干的密生大枝和基部过低枝,使大枝数控制在7~10个,每个大枝要疏背上大枝组和侧枝大分枝,控制单枝“厚度”和“宽度”,变成细长、瘦小型。(3)直变平在实现了对中心干先端生长势和单枝数量和体积的控制后,为大枝开张角度提供了空间,因此,拉平保留的大枝,必要时以侧代主或利用背后枝换头。(4)长变短回缩大枝,使冠径保持适度大小,将过长的主枝回缩,需要3~5年的过程,切忌过急。首先要对拉平的大枝实施分段环剥或环割,使大枝前、中、后部枝条分布合理,为逐步回缩奠定基础。长变短的过程,要树立以行为整体的树形改造思路,优先打开行间光路通道,在严格控制枝头间距和先端枝量的前提下,允许株间枝头轻度搭接,并坚持优势结果部位,优先提供空间的原则。采用枝头下垂结果的方法,控制生长势过旺的太枝,加速完成树体改造。为果实生长创造良好的果际微环境。通过上述措施,果园覆盖率达到65%~70%,叶幕层厚度小于45cm,背上不留大型直立枝组。中短枝比率占总枝量的80%~85%。667 m2枝量6~10万个。

    红富士 苹果优质 果品生产 树体 改造思路 控制 密植果园 生长势 中心 果实品质 结果部位 体积 单枝 变短 主栽品种 研究成果 形成机理 生长特性 苹果品种 空间
  • 国药君子——茯芩

    《养生月刊》 2013年2期

    在我国的安徽、湖北、云南、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区的松树林中,生长着这么一种中药:它没有种子,而靠孢子或菌丝进行繁殖;它本身不能独立生活,而以其独特的方式寄生在松科植物或马尾松等几种松属植物的树根上.当它的孢子或菌丝侵入树体以后,就长出很多菌丝,并吸收树体的养分,继续发育,随之在松树的根部长出一个个菌核,小者0.5~1公斤,大者可达40~50公斤.呈球形或椭圆形,质地坚硬,表面黑褐色或褐色,皮薄而粗糙,有皱裂纹,破开后周围淡红色或粉红色,内部白色细腻,这就是被医学家誉为“国药君子”——茯苓.

    菌丝 松属植物 松树林 松科植物 树体 红色 褐色 独立生活 孢子 医学家 椭圆形 马尾松 种子 中药 云南 养分 吸收 树根 球形 皮薄
  • 益肾壮腰话杜仲

    《养生月刊》 2004年12期

    在多姿多彩的中药宝库中,有一种以益肝肾、壮腰膝而著称的要药--杜仲.它是中国的特产,属杜仲科落叶乔木,全球只此一种,产于我国的四川、陕西、贵州、云南等省.说也奇怪,杜仲似乎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树",不愿在他乡落户.许多国家想方设法引种我国的杜仲,几乎都没有成功.杜仲无愧于"中国宝树"的称号.杜仲树干高大,巨者可达18~20米,树体含硬性橡胶,折断树皮引伸,可见银丝缕缕,如同藕丝,因而古书上又称之为"木棉"(绵)或"丝连皮".

    益肾 杜仲科 中国 落叶乔木 益肝肾 中药 折断 云南 硬性 引种 橡胶 特产 四川 树体 树皮 树干 陕西 木棉 国家 国宝
  • 紫唯万紫千红唯善美

    品牌调性调养、元气、善美在中国台湾美丽的澎湖列岛,有一处奇妙神圣的小岛,每天晨曦初起,都会飘起秀丽多姿的紫气,让入神往……在多姿多彩的中药宝库中,紫金石是以益肝肾、壮腰膝而著称的天材地宝.它独产于台湾澎湖列岛,属落叶乔木,全球只此一种.紫芯肾宝树干高大,巨者可达18~20米,树体含硬性橡胶,折断树皮引伸,可见银丝缕缕,如同藕丝,因而古书上又称之为“木棉”.其结的果实色紫而圆润,同时又坚韧无比,每支结三颗,每六年才成熟一次,落地九年才会生根发芽.因其药效非凡,所以尤显珍贵!

    澎湖列岛 台湾 落叶乔木 益肝肾 中药 中国 折断 硬性 药效 橡胶 树体 树皮 树干 肾宝 品牌 木棉 金石 果实 古书 发芽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