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调节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乌头碱模型组、乌头碱加针刺穴位组、乌头碱加针刺非经非穴组.电针刺激乌头碱所致的心律失常模型大鼠双侧"内关"穴,疏密波,频率2~20 Hz,强度2~3 mA,针刺 10 min.观察针刺前后心律(率)变化;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心肌中鸟苷酸结合蛋白(简称G蛋白)中刺激性G蛋白基因表达(Gs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时大鼠心率显著增快,Gs mRNA增高(P<0.01);针刺"内关"穴可有效改善心率,降低Gs mRNA(P<0.01).结论:心律失常可能和G蛋白信号转导障碍有关,G蛋白在针刺"内关"穴对心律失常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