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文献(2)
  • 冬凌草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冬凌草的抗菌活性成分。方法:利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抗菌活性成分筛选;采用色谱法对活性部位进行分离,并运用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冬凌草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冬凌草甲素(1)、迷迭香酸(2)、咖啡酸(3)、水杨酸(4)、阿魏酸(5)和香草酸(6)。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β-内酰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s-SA)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且抗菌活性最强(MIC为3.125、6.25、6.25μg·disc-1),但仍弱于阳性对照小檗碱(MIC值均为0.156μg·disc-1)。阿魏酸对SA和MRSA有一定的抗菌活性(MIC为50和50μg·disc-1),水杨酸仅对SA有抗菌活性(MIC为50μg·disc-1)。结论:冬凌草甲素、阿魏酸和水杨酸是冬凌草的主要抗菌活性成分。

    冬凌草 抗菌活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β-内酰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9种蓼科植物抗菌活性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3年17期

    目的:研究9种蓼科植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多孔板法研究9种蓼科植物的不同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β-内酰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s-SA)的抑制活性.结果:四季红甲醇提取物和四季红乙酸乙酯提取物质量浓度在50 g·L-1对SA,MRSA和ESBLs-SA的抑菌圈直径较大,其中四季红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菌均有抑制作用,MIC全部为0.062 5 g·L-1;多孔板法中,辣蓼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 0.45 g·L-1)活性最好.结论:实验证明蓼科植物提取物对SA,MRSA,ESBLs-SA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四季红和辣蓼的抗菌活性较显著.

    蓼科 抗菌活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β-内酰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