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史】相关文献(6)
  • 中医药学为什么能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上)

    《北京中医》 CSTPCD 2003年4期

    中医药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医学理论,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医疗技术,科学的医疗思想,神奇的医疗效果.其辉煌的成就,在世界医学科学飞跃发展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璀璨夺目,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堪称东方瑰宝--这就是中医药学为什么能够绵延发展五千年,屡遭磨难而生生不息,独具特色而能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的缘故.

    中医药史 中医药文献 中医药理论、诊疗方法 中药 中医药市场
  • 505神功元气袋永葆神来之气

    《世界中医药》 CSTPCD 2008年2期

    上世纪90年代,505神功元气袋以中医药史上的一场革命之姿出现.本文就505神功元气袋及其系列医药保健品的研制依据及作用机理分析如下.1 从传统中医药学精研而来

    神功元气袋 医药保健品 中医药学 中医药史 机理分析 精研 革命
  • 漫谈药酒疗疾病

    用药酒来治疗疾病是祖国医学中一种古老而独特的疗法,在中医药史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药酒治病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疾在肠胃,酒醪之所及."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收载药酒80多个方剂,如虎骨酒、枸杞酒、五加皮酒等,一直被后人沿用.药酒,直到现代,仍然是中医防治疾病的常用剂型.

    酒疗 药酒 祖国医学 中医药史 治疗疾病 五加皮酒 千金翼方 千金要方 防治疾病 孙思邈 虎骨酒 枸杞酒 疗法 历史 剂型 方剂 仓公 扁鹊
  • 痧瘴学说发展史略和现代运用

    痧瘴学说是中医疫病学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汉代以后,包括许多地方流行病和传染病.本文从浩瀚的文献中考证痧瘴的概念和缘由,随着历史的演变和认识的提高,痧瘴病名在各地有不同的变化,治疗方法逐渐丰富多彩,更有延伸和嬗变.在现代西方医学传人中国后,中医疫病学受到考验和冲击,痧瘴治法却走向世界,成为现代都市时髦的保健疗法.随着最新病毒性传染病的出现.中医痧瘴学说及其治疗方法有着总结研究的重要意义,能为防治新的疫病作出更大的贡献.

    痧瘴学说 中医药史 疫病 传染病
  • 论陶弘景对本草学的贡献

    继《神农本草经》之后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是对晋以前本草学的又一次全面总结。该著对原著所载365种药物进行逐一校勘和纠误,又增药365种,并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和药物效用分类法,重视药物炮制,详论药物加工修治诸法,亦创用以朱笔书写原著药物,以墨笔书写新增药物,为后世印刷版式提供了范例。陶弘景为本草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历代医家高度评价。其卓越的成就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深为后人崇敬,堪为千古楷模。

    中医药史 陶弘景 本草学
  • 从马王堆汉墓典籍看中医药的发展历史

    发掘于1972年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自发掘初期就引起了历史学界、考古学界、医学界的重大关注.而素有“东方睡美人”之称的一号墓女尸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经考古学鉴定墓主系为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那么这座完整的女尸除了采取深埋、密封的方式,加上两千多年以来长沙地区没有发生大的地震,还有什么原因让这位千年女尸得以完整保存?本文将从中医药的角度来回答这一问题.文章主要从中医药的历史发展、临床实践两个方面对马王堆汉墓医药典籍和中草药的意义进行梳理,再结合马王堆所出土的医学文献来探讨我国中医药文化的深远历史意义.这为弘扬我国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医药学在我国历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等都将为我们后人传播和继续发扬中医文化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马王堆汉墓 女尸 考古学 中医药史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