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外源性化学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与个体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是近年肺癌病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Ⅰ相和Ⅱ相代谢酶(CYP450、GSTs、NATs、mEH)基因多态性与个体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1,3-丁二烯(B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橡胶、轮胎及其他聚合物的生产.2002年,美国环境保护局将BD定为以吸入方式接触时为人类致癌物.实验室和职业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接触对象的遗传多态性影响着BD致癌作用的程度.机体对BD致癌作用的反应涉及到代谢通路、DNA损伤修复过程及相关基因多态性,代谢过程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s)、微粒体环氧化物水化酶(mEH)、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等代谢酶的不同基因型及DNA修复过程中的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XRCC3)等都可能与BD的致癌作用有关.本文拟就近年来关于BD的遗传多态性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