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具】相关文献(6)
  • 社会化网络时代的人才引进与软绩效建设

    2000年前后,国内人力资源工作者(HR)开始逐步接触互联网。近15年的“触网”过程中,HR经历了两个阶段,2010年以前为单一的网络招聘渠道阶段,2010年以后逐步向社会化网络融合阶段过渡。进入新时代,HR如何正确融入并运用好社会化网络工具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三方面可以借力。

    社会化 网络时代 人才引进 绩效 招聘渠道 网络融合 网络工具 人力资源 互联网 工作者 运用 经历 过渡 国内 触网
  • 你有职场自闭症吗?

    平时独来独往,工作场合沉默不语,和别人的交流很少,必要的交流也宁可选择网络工具进行……你身上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征呢?有人将这种表现称为"职场自闭症",虽然和真正的自闭症有着本质区别,但却有很多惊人的相似点.

    职场 自闭症 网络工具 交流 相似点 选择 特征
  • 利用互联网改善医患关系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2011年3期

    目前,互联网密切联系着大众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并朝着"无线化"的方向发展.新的网络工具,如维基、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博客、播客等,代表了当前网络2.0的新特征,使得大众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更加便利,也由此产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网络2.0因其具有容易使用和快速传播信息等特点,可使患者利用这些工具共享、交流治疗体验,获取健康信息,加强医患沟通[1].

    互联网 日常生活 网络工具 经济增长点 医患沟通 健康信息 传播信息 新特征 无线化 Simple 治疗 体验 特点 联系 交流 患者 博客 播客 RSS
  • 集束护理联合网络工具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 CSTPCD 2018年7期

    目的 观察集束护理与网络工具联合干预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集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网络工具.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患者疾病认知度、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踝关节术后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疾病认知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疾病认知度评分均有明显提升(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集束护理与网络工具联合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术期有效促进其术后功能恢复,患者疾病认知度显著提升,有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促进了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的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集束护理 网络工具 踝关节骨折 功能恢复 认知度
  • 本刊关于网上投稿的声明

    《广州医学院学报》 CSTPCD 2014年2期

    由于网络工具的普及和应用,本刊所接收到的网上投稿数量日益增多,在此向广大作者对我们的支持表示感谢。但网上来稿中常有未附单位介绍信者,按照杂志社规定,未附介绍信的稿件一律不予受理。因此恳请广大作者在通过Email等快捷简便的方式投稿的同时,通过邮局将您的介绍信、纸质打印件及审稿费邮寄过来,以便于我们的下一步工作。特此声明。

    投稿 介绍信 网络工具 不予受理 杂志社 审稿费 纸质 邮局 邮寄 应用 印件 声明 普及 稿件 单位
  • 网络工具在糖尿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重庆医学》 CSTPCD 北大核心 2016年27期

    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2011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数已达到3.66亿,较2010年的2.85亿增加近30%[1]。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发病率也急剧上升,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9.7%,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2‐3]。而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长,花费大,一旦回到家中血糖不容易得到合理控制,使得糖尿病高质量管理难以实现。但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管理糖尿病工具应运而生。本文就网络工具管理糖尿病的模式和发展、必要性、实施方式及效果、问题及展望进行综述,旨在为糖尿病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糖尿病 网络工具 管理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