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0日在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未来财政收入很难持续高速增长,而民生等领域的支出是刚性的,这就要求把有限的钱花在建机制、增效益上,注重"花钱换机制".李克强说,比如医改,我们要先把医疗保障的网织起来,网绳可以慢慢加粗.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福格尔预测:中国医疗市场可能出现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相类似的爆发式增长.中国的医疗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将由目前的4.5%提升至8%-10%,据业内人士预计,如果年增长速度为13%,到2005年中国医疗产业的总市场额将为6400亿元,5年内平均增长额不少于1500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当然会引起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入世之后,海外医疗市场的开放,中国医院将会进入纵横捭阖,战火焚烧的"春秋时代".激烈的竞争中,中国医院如何去变革求发展?如何去改造求再生?如何去运营增效益?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非常及时,符合农村实际,是深化农村卫生改革的行动指南,学好用好这一指导性文件,对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全方位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整体水平,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特别是国办发[2001]39号文件出台后,新都农村卫生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发展有了新的跨越.我们的具体做法概括起来,就是抓改革促发展,重管理增效益,主要抓了3项工作.
医疗质量是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基础,如何不断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保障医疗安全,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是乡镇卫生院管理的主要课题.近年来,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改革求发展,以管理增效益,以质量创优势,以加强制度建设、狠抓环节管理为着力点,从提高医疗质量,提高乡镇卫生院核心竞争力着眼,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医院管理年"、"卫生规范年"等活动,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构筑医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医疗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水平大为提升,各项工作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 2010年卫生建设情况2010年,全区卫生工作按照"保障作战、服务部队、精确高效"的要求,抓准备谋打赢、抓行风强服务、抓管理增效益、抓改革求突破,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走进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的大门进行采访时,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写着"安全生产禁令"的一块巨大的宣传栏,远远望去宣传内容也醒目可见,公司内随处可见的各种安全宣传的标语,比如"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治理隐患、防范事故"、"愚者用鲜血换取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事故"、"安全增效益、质量求发展"等.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让我管窥到该企业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越来越迫切,绿色、快餐、粗杂粮食品陆续上市倍受青睐.然而,这些简易加工食品往往货架期短,不耐贮藏,品种类型多,自发零星发展,多种因素限制了其规模生产.玉米品质育种的试验阶段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特种玉米梯级开发技术及其产业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玉米主产国的新动向和热点.根据我国及辽宁省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特种玉米开发的原则:是采用农户-公司-集团模式,适度、规模、依品种区域化发展,产后加工创名牌,出口创汇增效益,力求达到农民增加收入,企业增加效益,就业压力缓解的目的.
青白江区人民医院位于成都北郊,历经40余年的发展历程和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尤其自1999年8月,以王勇为院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建院思路,以改革促发展,靠科技创品牌,强管理增效益,促进了医院的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