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给患者配上准确舒适的眼镜,关键在于验光师能否对患者眼睛进行准确的验光.而据了解,基层医院和眼镜店验光水平很不尽人意:①电脑验光仪陈旧、准确度差;②验光师验光知识贫乏,业务不精;③大多数验光师不会使用检影镜,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眼镜店.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问世,给临床工作带来方便,但是个体差异迫使我们要去不断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屈光不正的理论与效正方法.我们首先在质量监督部门的配合下,对各种验光设备,如电脑验光机、验光检影镜、验光镜片箱等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进行200例大样本小瞳孔电脑验光、散瞳电脑验光、散瞳检影验光的统计学对照分析,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屈光不正的矫正提供依据.
中国误诊学杂志社编辑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即中浆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因黄斑部的脉络膜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其浆液进入视网膜下间隙,形成黄斑部的病变[1].我们通过带状光检影镜对中浆病进行不散瞳的检影观察,认为它是中浆病的一种简易辅助诊疗方法.现介绍如下.
散光轴位是验光结果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参数,其准确性直接决定验光结果的准确性.检影验光是客观验光的基本技术,因此检影验光散光轴位的确定十分重要.检影验光散光轴位的确定方法是在检影中根据散光带的方向来判断散光轴位,常规方式是通过目测将被检者瞳孔区散光带的虚拟延长线与试镜架周边的轴位刻度对应比较,由此得出散光轴位(图1a).对于带状光检影镜,可以通过瞳孔区外面的带状光帮助判断轴位,但是带状光有一定的宽度,而且在检影镜片存在的情况下,其亮度、轮廓与精度均会受到影响.
设计了一种带超声波测距装置的新型检影镜.可直接显示因检影距离所形成的人工近视屈光度的结果,验光师只要将显示的屈光度结果与反转点时的中和镜片屈光度进行代数和,就可得到患者的被检查眼实际的屈光度,大大地提高了验光的准确度.
目的探讨招飞体检中对角膜塑型术眼的识别方法.方法通过对男性高中毕业生进行视力检查、扩瞳后带状光检影镜检查、检眼镜彻照法检查、裂隙灯检查及眼底检查,比较其对角膜塑型术者的识别率.结果在招飞体检现有的体检器材中,检眼镜彻照法对角膜塑型术者的识别率最高,其次为带状光检影镜检查法和裂隙灯检查法.结论通过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带状光检影镜检查,检眼镜彻照及眼底检查等综合鉴别,可提高对角膜塑型术眼的检出率.
视网膜检影法是借用检影镜将光线照射在被检查者的眼内,通过摇动检影镜并观察角膜上的视网膜反光影的移动情况,用以测量屈光状态的方法.本检影方法具有简单价廉、结果客观准确、受调节因素影响小、适用范围宽的优点,是当前最为实用的客观验光方法.按其出射光线的不同分为平面反光点状检影及带状检影[1].在临床应用中探讨两种验光方法的各自特点并做以比较分析,更全面掌握检影的技巧,对提高验光水平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目的:搭建基于数字影像技术的检影验光装置,并实验比较分析其与传统检影镜的测量准确性。方法:制作金属接口,连接传统检影镜和数码相机,组装成具有屏幕显示功能的检影验光装置。使用实验镜片,在模拟眼上设置球镜为0~+6.00 DS,柱镜为0~+3.00 D,球镜每1.00 D变化一档,柱镜每0.50 D变化一档,共有49种不同屈光状态。由同一名高级验光技师分别用传统检影镜和新装置检测,工作距离为0.67 m,实验检查结果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对比两种检影镜准确度上的差异以及分别与模拟眼实际度数间的差异。结果:①在球镜和柱镜轴向测量结果中,传统检影镜与新型检影装置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准确度一致;②在柱镜度数测量结果中,具有显著性差异,新型检影装置准确度更高。结论:基于数字影像技术的新型检影装置与传统检影镜的检查相比其准确度更高,且应用方便,该技术在今后临床与教学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目的:比较分析数字可视化检影装置和传统检影镜的测量有效性。方法:用50个等效球镜度为10.00~-5.00 D,柱镜度为0.00~2.50 D的实验镜片,在模拟眼上模拟50个不同的屈光状态,编号为1~50;由同1名高级验光技师分别用2种不同检影镜检测,工作距离采用0.67 m,实验结果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种检影镜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区别。结果:两种方法在球镜、柱镜及轴向测量中,结果均显著正相关(r=0.978,r=1.070,r=0.978);回归分析均存在线性联系,新装置测量球镜、散光及轴向较传统检影镜分别相差-0.25 D、+0.032 D、+2.96度。结论:数字可视化检影装置与传统检影镜相比,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散光度和轴向区别较小,而球镜存在-20.25 D差别,其误差来源于传统检影方法,新装置在球镜度数检测中更加精确,在临床及教学中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