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结肠癌的检测中,结肠充气造影CT低剂量平扫结合常规剂量增强扫描在其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比实验来证明其效果,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36例,分别实施50m A s剂量下的平扫以及增强扫描;以及150m A s剂量下的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对比两次患者的扫描成影图像,并且通过专业的技术来分析最后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研究之后可以发现两次扫描患者的病灶位置[1]检测没有明显的差异,在诊断结果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过专业分析发现50mAs剂量下的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对于部分淋巴肿大以及肝转移的检测并不明显,并且在腔外组织以及肝脏组织[2]的扫描图像质量上也没有150m A s剂量下的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的质量好,说明两种剂量下的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两次扫描之间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结肠癌的诊断,结肠充气造影的CT低剂量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可以有效的检测出结肠癌的相关症状,而且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满足医生对结肠癌的诊断,还可以减少CT检测对患者的辐射影响,在不损害患者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在结肠癌的临床诊断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小儿盘状半月板损伤很少见.从1991年7月~2006年7月,我院共收治14岁以下儿童半月板损伤66例,其中盘状半月板损伤19例,行膝关节充气造影术诊断并治疗,效果较好.
MRI对半月板撕裂诊断的优势毋庸置疑[1],但是费用较高,设备普及率不够[2].对于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半月板撕裂,正确的CT扫描技术是半月板撕裂CT诊断的关键[3],膝关节空气造影是传统方法[4],如果与现代CT技术结合可发挥较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基层医院及偏远贫困地区可以达到为患者提供优质价廉医疗服务之目的.
目的 探讨旋CT仿真内窥镜在胃及结肠充气造影下的研究检查方法与临床 使用PHILIPS16排CT对实施充气造影后的患者进行连续螺旋扫描,扫描层厚3-5mm 螺距1.0-1.5mm,利用工作站后处理,设定CT阙值和进行图像切割,分别获得胃结肠的仿真内窥镜及立体剖面等3D图像,并与纤维内窥镜图像进行对比.结果 对胃及结肠施行充气造影后,进行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可以获得和纤维电子内窥镜一样的临床结果,并提供了CT横断位图像,对疾病提供了补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