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转子间骨折已成为创伤骨科常见病之一.转子间骨折,更准的应成为经转子骨折[1],是发生在连接大小转子区域骨折.早期行手术治疗已被广泛接受.它可以使患者早期进行活动,减小因骨折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避免因骨折加重术前的内科疾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但是在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内植物选择上仍有很大的争论.2001年6月~2009年6月收治转子间骨折中患者86例,现将手术结果汇报如下.
医院室外的环境绿化设计是人性化的具体体现,好的室外环境能够缓解患者情绪,并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放松、休息的场所.文章介绍了医院室外环境绿化常见的形式,列举了植物选择的一些具体方法以及各个功能区绿化设计的原则.
内侧髌股复合体包括内侧髌股韧带( 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内侧髌胫韧带和股内侧肌,它是髌股关节的主要被动稳定结构。目前已经发现髌骨脱位后主要是髌股复合体发生了病理解剖学变化,尽管髌骨不稳定治疗的研究已有20多年,但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外科治疗技术仍复杂多样。近来,生物力学研究表明MPFL在防止髌骨外侧脱位过程中起主要的约束作用,修复或重建MPFL对维持正常的髌骨轨迹具有重要意义,因此MPFL的修复或重建已经成为外科医师首要的选择。在临床上,骨科医师采用了多种外科重建技术,且得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15],但在移植物选择、髌骨固定、股骨固定、移植物紧张度和术中固定时膝关节屈曲角度等方面持有不同意见。
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移植物选择有三种: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和人工韧带.其中自体移植物应用较广泛,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这种方法.但自体移植物存在供区病损、翻修术移植物来源缺乏等问题.异体移植在国外正逐渐开展,有关异体移植的临床报道不断增多,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是运动创伤及骨科创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交叉韧带的损伤可发生前后方向的关节不稳定,需要重建手术治疗.切开重建存在关节囊创伤大、移植物等长植入困难、内固定强度不足等问题,难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关节镜下重建技术其对关节囊的创伤小,术后可进行早期伸屈功能训练,术后粘连率及韧带松弛发生率低,其运动恢复率一般在90%以上.作者自1996年以来,共施行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500余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结果.以下就移植物选择和重建手术操作技术要点两方面进行经验介绍.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感染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情况非常严重,潜在威胁大.近期研究表明,移植物选择可能是ACL重建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肥胖、糖尿病等亦与骨科等外科手术术后感染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ACL重建术后感染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糖尿病、移植物选择等潜在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腓骨远端骨折是足踝部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轻微暴力即可引起此类骨折,且以粉碎性骨折为主[1]。钢板固定术是治疗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首选方法,术中内植物选择及固定方式众多,包括1/3管型钢板、围关节钢板、钩钢板、锁定钢板及锁定加压骨接板等,可通过抗滑、中立、钢丝张力带技术、桥接或结合小螺钉辅助加压固定[2-5]。传统的内植物和固定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易发生术后感染及固定不稳定等。为解决传统术式和保守治疗的缺陷,我院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术结合南詹骨科中药制剂对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进行治疗研究,报告如下。